今天早上因为分包子不均匀,她哭着说,“你有没有把我放在心里?”
听到这句话,我也很伤心,上午上班没有意识到身体的感受,仅仅是沮丧,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丝毫没有感恩的心。为何会这样,自己的付出不被看见呢?
中午回家发现自己身体腹部右边的位置都是疼的,忍不住要叹气。
时间往前推演三个多小时,让我梳理一下——
一袋包子只有八个,家里三个人,早上我热了三个烧卖。她问了一句,“烧卖一共就只有三个吗?”
我说包子不够每人三个了,妈妈和爸爸三个包子一个烧卖,你是小朋友,两个包子一个烧卖。
就这,她不乐意,说什么都不同意。
我去给她拿了一个奶酪棒放在餐桌上,她都不依不饶,说一个奶酪棒不能和一个包子相比较。
在那一刻,少吃的一个包子是最主贵的。
我说你吃奶酪棒的时候,我们没有吃。
她说,那跟你们分享了没有?
哪怕她吃过十次,第一次我们会觉得品尝味道,所以接受了,也是我们吃过。那以后只有她一个人吃的时候,我们可是从来没有吃过的呀。
罗列出来昨天晚上约定,早上喝什么粥的时候,她说想要稠一些,结果没有那么粘稠的粥,所以盛饭的时候我就是上面的水,下面的稠的全部倒她碗里,这是不是注意到需求了。
刘老师当时已经吃了一个包子,放下筷子说,接下来我都不吃了,都留给你吃,只要你能吃完。她接下来就开始说我跟她抢东西吃了。
要知道,几分钟前我还在帮她梳头发呢。
至于说我能做的事情,中午帮她盛饭,晚上睡觉前帮她讲故事,这些的付出都抵不上此刻的这一个包子。
我甚至悲观地想到,将来我的能力跟不上她的需求的时候,我会面对一张什么样的面孔呢?
我在回忆这个过程的时候在想,我看到的是自己的付出。丝毫不能满意就会有不好的反馈。为什么我的教育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而她呢,做好的事情完全看不到,只是盯着少的这一个包子来说事儿。
如果说吃的都是一样的,那么爸爸妈妈能做的事情,此刻你是不会做的,是不是。而且我是在想到消化能力的问题呀。在那一个剧情当中完全不管用呀。
我自己还在想着,最近我不是在读“儿童视角”吗,到底她眼里看到了什么呢?
巧了,我昨天晚上在餐桌上恰好分享了,如果我发现自己有1000块的年终奖,会觉得很开心,突然发现差不多的两个人都是发了2000块,我会觉得不平衡。因为大家都盯着一个大小固定的蛋糕在流口水,为分割是否公平争论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大蛋糕被XC的人取走了。
是一面镜子吗?这么快就让我看到自己情绪的传染力,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呢?
还是我昨天的情绪投射出来了什么信息呢?我想到了昨天我自己因为有人占了明显的、大家会觉得不在意的事情,我格外不忿的情绪,就是她此刻的不平衡呀,为什么我就这么快照到内心的感受了。
想明白了就好,在这个格局的较量上,显然这个突然出现的情绪会成为“卷”,和“微雕”的拦路石。
接下来是疗愈和自我修复的阶段了,希望经过之后,自己能够平和看待那个也许会随时消失的蛋糕,珍惜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