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视角的动态线画之四

      鲁道夫·施泰纳指出一般来讲绘画会带来梦幻状态,有很强的放松的效果。施泰纳把它作为一种治疗推荐给自我被有机体其他部分吞噬太多的孩子,甚至在极端的例子中,给有犯罪倾向的孩子。我们可以问这样的问题:那没有这种倾向的孩子呢?多年的经验显示绘画会带来巨大的内在活跃——这一点证实了施泰纳的论述。我们观察到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可以掌控这种活跃。这是因为绘画是跟形在工作,如果一个人不努力去建立内在的和谐,他就无法完成工作。通过这样的努力,孩子们实际上增强了他们的疾病,然后学习去克服它。特别是多动症的孩子在他们的工作中会呈现令人窒息的沉默。如此反复,他会说这是他最喜欢的课程,通常与帮助他们带来和谐的老师有强烈的链接。鲁道夫·施泰纳在灵性科学中指出,为了让孩子的心魂充分掌握和贯穿他的物质身体以便能够完成入世的过程,对自己身体边界的内在体验是必需的。如果一个孩子的心魂和精神有时离身体太远,有时离身体太近,老师必须引导他朝向合适的实际距离。一旦孩子“我不行。我不想。”的态度被克服,在绘画中老师就可以体验到这样一个时刻,孩子确实感觉到自己在自己的皮肤之内。在相反的例子中,当孩子的心魂受困于他某个身体器官,使之无法同环境建立适当的关系,动态线画可以帮助他重启入世的过程。在绘画中孩子只有达到了完全入世(临在)的状态,他才可能画出完美的线画。即使绘画之后,正常状态再次消失,孩子生命状态的不断提升最终会带来正常的入世。

      一旦孩子已经超越了波浪线,练习了一系列的形变(图1-23),就可以去尝试直线构成的类似图形了(图24-34),之后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图35-44)。当我们画曲线时,我们可以感觉到不活跃的意志活跃起来。一个不断变换方向的直线图形在每一个转向时,都需要我们全然的清醒,这样才能将图形画得优美。对于智性特别发达的孩子,这些角可以对他们内在天赋可以起到支持作用,他们很容易就可以做好。也有一些图形是跟感受相关的。从头脑向下工作,我们得到直线图形;从新陈代谢系统向上工作,我们得到曲线图形。直线和曲线的结合与中间系统相关联。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这一点的老师,就找到了大量可以运用的活动。他可以使用不同波段的有节奏重复图形的组合,因为他们作用于孩子在小学阶段主要发展的身体部分。

      经过波段练习之后,我们会介绍花环图形。我们从圆形出发,孩子们可以使用圆规来画圆。但是需要徒手去划分圆来训练平衡觉。如果划分圆而来的图形主题在不同的区域重复,很重要的一点是在黑板上只在一个区域画出图形,让孩子画满圆内的其他区域,不要转动纸张。图形的对称性越弱,任务的难度就越大。这些练习可以很好地发展想象力。任务的难度可以逐渐增加。第二条线、第三条线的运动在每一部分都有节奏的重复,与已有的图形相适应,要画出他们需要巨大的清醒。通过仔细的比较,一部分应该与其他部分呼应,由此孩子的运动觉和平衡觉被激活被训练。先让孩子画包含曲线图形的简单主题,再把这些图形转变成有角的直线图形。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应该可以发明简单的形变图形类似图62和63。通过收缩和扩张变化的图形也应该练习。

      如图52-61中箭头所示,作为起点的张力关系拥有纯粹的几何图形。张力指的是线条、形状或色彩的间隔。圆的张力关系是均匀分布的,因为圆的半径跟圆周上任意一点相交都是等长的。作为圆的一部分的弧线也是如此。在某一点上增加半径,就会产生如图54-57的张力关系。孩子必须逐渐意识到绘画中力量所带来的不可见的压力,并且学会去组织和控制他们。这需要时刻保持最大程度的警觉,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必须迅速提升到概念的领域,然后孩子的想象力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被激活并主导进一步的工作。

        因为所有这些都发生在艺术领域,所以可以帮助孩子发展他的低阶感官:触觉、生命觉、运动觉和平衡觉。如果这四个感官没有在人类的艺术领域得到发展,如果他们仅仅是用来被动地对技术世界的需求做出反应,他们就失去了健康发展的基础。我们知道小孩子还不能像成人一样用概念处理他们的感知。在某种程度上,概念和感知是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由感官印象而来的体验如此强烈以至于会影响孩子物质身体的发展。我们的技术文明极端地在孩子身上强加侵入性的感官体验,而这样的感官体验对孩子的心魂生活是陌生的。他们会带来严重的伤害。老师必须通过提供来自纯粹人类环境的大量感官体验来平衡这种影响。除了艺术活动,老师本身柔和的声音,生动的图景式的说话方式,有节奏地安排一天的生活,这些都是与机器节奏相反,都可以帮助克服技术带来的感官印象。我们的低阶感官需要通过来自人类互动的感官印象而不是来自技术的感官印象展开。低阶感官是语言觉、思想觉和人我觉构建的基础。我们知道运动和言语是相联系的。通过艺术活动发展出来的想象力可以带来超出智性思考的思考。主要由综合印象如电影、录音机、收音机、电视机训练的感官印象对人我觉来说不是恰当的基础。人我觉是我们去感知他人的自我,只有通过来自其他人类的感官印象才能得以展开。

      如果老师感觉到一个孩子通过练习图形的艺术法则,和谐已经成为他的一部分,那最好让他开始自己工作。来自自然的图形和几何图形不应该包含在任务之中。到了这个阶段大部分情况下孩子能很好地理解和有能力完成他的工作。练习过的法则成为了他的财产,现在是他自己的个人语言了。孩子取得的成绩大不相同。那些行早年开始绘画而从未得到过指导的孩子现在两手空空,而那些接受了这些训练的孩子现在掌握了创造性的财富。他们没有虚度时光,他们把时间都用在建设性的学习上。如果一个孩子在太早的年龄就让他自由创作,那现在他的艺术产出就像一个从未学过指法或运弓的孩子在拉小提琴。在他的作品中会明显呈现一些不健康或者通常单面向的东西。然而,自由创作的图形的确指向这样一个事实,在绘画时孩子获得了一次又一次把自己提升到正常状态的能力。课程结束后一起看他的画可以平息他绘画时升起的激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治疗视角的动态线画 艺术的练习和体验需要一个人内在力量的聚集和从内在专注所流淌出的和谐。艺术所采用媒介的多...
    李延娥阅读 4,919评论 0 6
  • 整个过程可以在多动孩子群体中得到很好的观察。多动孩子的运动表明他们的自我处于失控状态。他们的运动既不属于游戏...
    李延娥阅读 4,088评论 0 1
  • 在我们的练习中,我们让孩子画的图形是持续波段的波浪线。为什么?只要带孩子做过这种绘画练习的都会知道,让孩子...
    李延娥阅读 4,208评论 0 1
  • 我们二年级啦 九月的钟声敲响,迎来了我们的成长。二年级的我们,个子长高了,体重略略增加。能力比起一年级增强了不少,...
    eenllu阅读 6,012评论 1 6
  • 1 家有恶作剧孩子 在小巫养育学堂的课程里,我收到一位学员的提问: “ 小巫老师,您好!儿子今年七周岁3个月。从上...
    妙吉_5ed2阅读 3,7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