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在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官场失意而归的他早对功名利禄心灰意冷,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写出结束了劳动,独自一个人手持扶杖,怀着“怅恨”之情,转回家去。但回家的道路坎坷崎岖,荒芜曲折,误入了歧途走了弯路。
路上经过清澈见底的山泉,洗洗沾染尘埃的双脚,整天耕作的疲劳,也就随之一洗而光,浑身变得舒坦自在起来。
他大概将自己走错路的臂喻成了自己从官场怅恨而回,还把自己比作屈原笔下的渔父,赤脚走过清浅的山涧溪流,顿感那么轻松自如。
回到家,过滤好自家新近酿好的熟酒,去浊存清饮用。并招来农家近邻,同桌共饮,以“只鸡”为肴,真是快慰无比。
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归居田园之后的淳朴农家生活。他依躬耕垄亩维生,无需醇醪美酒,山珍海味,只要有自酿之熟酒,自饲之家鸡,邀上邻友,共酌共饮,即已足矣。
元好问于失意落拓之时,人间清醒的感慨到”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对于陶渊明早早就有了”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通透想法的人来说,也足表达了他归隐之志坚持不改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