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对其主题表现,主人公的命运以及作者的表达方式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内心的震撼还是非常大的。
01 故事梗概
书中主要叙述了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于不惑之年,本来事业有成,家庭和睦,子女双全,但是他为了追求自己内心的绘画梦想,在创作欲望的驱使下,抛妻弃子,离家出走,跑到巴黎开始画画。最后几经辗转,来到了一座孤岛—塔希提岛,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并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惊世杰作,完成了自己对“月亮”的追逐。
他说: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02 复杂而又简单的人性
初读斯特里特兰,非常不理解其性格及行为。觉得他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抛妻弃子的行为非常自私,而且对待帮助过他的斯特罗伊夫夫妇及其他所有人(爱塔除外)都非常粗鲁而刻薄。对居住环境、吃穿用度全然不在乎,是一个完全超然物外的人。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为了梦想可以忍饥挨饿,忍受极其艰苦的条件,甚至差点死掉,但是,对于自己的作品却全然不在乎别人的评论。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真性格特点,内心世界及思想追求的复杂性,作者运用特殊的表达方式进行了剥洋葱式的层层深入,最终清晰的展示了主人公的真实性格和想法。
其实很简单,斯特里克兰所做的一切都是梦想所驱使,即他创作的欲望,也就是他心中的"月亮"。当他来到塔希提岛的时候,他便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当他完成了壁画的创作的时候,他就像回到故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随着故事的展开,我欲加佩服斯特里克兰对于自己心中梦想的执着追求和超然物外的精神。他是一个集伟大与渺小于一体的矛盾体。
从斯特里克兰的身上,我看到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影子。
李叔同,在书法,诗歌,绘画,音乐,话剧方面皆有很深的造诣,是当时的艺术先驱,将西洋画,话剧引入中国。日本留学回国后,潜心教育,学生丰子恺成了大家。而后又剃度出家,替心研修最难的佛学律宗。以佛学救国救民。
也许,有的人,注定了要实现大我而舍小我。
03 上帝的磨盘转得很慢,但会磨得很细。
文章的结尾处,作者把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斯特里克兰在塔希提岛上的生活情况告诉了他的太太及儿女。但是他们似乎并不能了解并理解他的行为。却认为他最后得了麻疯病而死是罪有应得。
他们哪里真正明白他是个伟大的天才画家,他创作了伟大的作品,又亲手把它毁掉了。
有句歌中唱道: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是的,不要被遍地的六便士绊住你的双脚,勇敢的抬起头,去追逐你心中的月亮吧!
上帝的磨盘转得很慢,但会磨得很细。不会漏掉谁,也不会辜负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