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专业的学生学习所有语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维吉尔和贺拉斯——这些最伟大的人的最伟大的思想。贺拉斯古罗马诗人、批评家。贺拉斯认为诗的任务是秉承神旨指导人生。在模仿自然时允许虚构,但必须合乎情理,贴近真实,“虚构的目的在引人欢喜”,寓教于乐,既劝渝读者,又使她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而诗人应当日夜把玩希腊的范例,应到生活和习俗中寻找真正的范本和吸取忠实于生活的语言,要发现人的类型和共性,并创造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词汇,可沿用传统题材。描写趋于定型的人物。贺拉斯还认为,戏剧须保持结构一贯,人物的性格、年龄、语言相一致,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体现和谐。剧本的情节效果比道白效果更重要,以五幕、三演员最为相宜,还须避免凶杀和普通人的粗俗语言,按照上述的目的和途径,诗和戏剧才能实现其最高的品质。贺拉斯称之为适合或合式。此外,贺拉斯海认为,天才不能偏重感情,判断力是写作成功的开端和源泉,只有这样,剧中才能产生光辉的思想,使观众喜爱和流连忘返!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乐应是学习中的最高境界,是最能实现学习目的的最佳境界,明代教育家五阳明也指出,今教童子,必使之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誓之时雨春风,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条,日就枯槁矣。在当代寓教于乐也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并与之教育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如愉快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还有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运用音乐,图画表演等手段也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如卢家楣提出的情感教学原则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面对新世纪教育使命,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的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更佳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以乐促学,使学生快乐地投入学习,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寓教于乐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快乐、轻松、生动、民主的学习气氛,是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课堂变成快乐的场所,让学校变成学生最向往的地方,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在他有渊博的知识,更在于他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生长环境。
真心实意的热爱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珍惜学生对我们的信赖,她象一朵娇嫩的花朵,保护得好能开的鲜艳夺目,反之,则易枯萎凋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自己踏上讲台,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就应该忘却一切烦恼,沉浸在师生情感交流的快乐中,此刻你和学生是幸福的!这就是寓教于乐的双赢效果。让我们朝着这个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