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8班 刘嗣轩
逆来顺受,以德服人,正是刘备的标签。在乱世前期,三足鼎立的局面还未形成,刘备的事业也一直漂浮不定,东投靠,西投靠,吃了不少亏,也受了不少委屈,但他都忍下来了,如果换作吕布张飞这类武将,可能就没有蜀国这一说了。作为一代枭雄,贤德更是辅佐他的利器。三顾茅庐,他请出了可以为他称霸天下的诸葛亮。正是他的贤德,才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刘备一开始便胸有大志,他打出来兴复汉室的旗号,桃源结义,结识了关羽和张飞,左右辗转,煮酒论英雄,消除了曹操的猜疑,后又凭借诸葛亮等人的帮助战胜了刘璋,使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比计谋,刘备比不过曹操,论国家的地理位置,蜀国也比不过吴国,但蜀国却还是壮大了,而且还过得很好。这不仅仅靠刘备,也得靠他手下的那个贤臣猛将。每个时代都需要人才,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才能吸引到这一批人。
刘备的前半辈子还算过的去,但后半辈子却有些失败。他人生的转折点应该是出现在赤壁之战之后。孙权想讨回荆州,刘备为大局考虑不给他。孙权当然不爽,派兵来讨,导致关羽败走麦城。不久,张飞也被叛将杀死。刘备便按捺不住了,派兵攻打孙权。不幸的是在没有诸葛亮的帮助下,火烧连营一战,蜀军损失惨重。直接导致了刘备病死白帝城。
刘备是狡猾的,他隐藏了自己的野心,迟迟没有称帝,就是因为他想利用光复汉室的旗号收拢人心。终于,曹操死了,曹丕称帝,刘备得到机会,于次年称帝。他的狡猾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人,他总是不表现出自己的欲望,刘表给他荆州的时候,他不肯接受,我认为他知道,荆州,刘表只会给他,总不可能拱手让给曹操吧。于是他极力推辞,然后又无奈接受。打刘璋的时候,他也不愿意,以“同氏”来推辞,然后又无奈得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他的野心真正暴露出来的时候表示不还荆州给孙权的时候,如果刘备如此讲道理,他应该会还给孙权,好让孙权继续抗曹,但野心驱使他这么做。
刘备是可悲的,生在乱世,他这么做并没有错,他的野心是称霸天下,可惜后代不争气,刘禅的乐不思蜀,让刘备的幻想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