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目标(读10本书,跑步15次,完成毕业论文)一个也没有完成。但,我并不为此责怪自己;相反,我要感谢自己,因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状态。我认为,9月是收获的一个月,无论是时间管理、写作的感觉,还是论文的进展,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管理的是目标,不是时间
首先,我有几个问题问自己。
你的一天究竟有多少时间可用于个人成长?我粗略估计了一下,除了上班、带娃、吃饭、睡觉,一天至少有5个小时可用于个人成长。比如早上6:00-7:00;中午12:30-2:30;晚上8:30-10:30。
每天5个小时,你可以用来做什么?1小时写作,1小时运动,1小时阅读,2小时写论文。
实际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写作可能1.5个小时以上,运动30分钟左右,阅读不足1小时,论文的时间不确定。
什么原因导致时间消耗太大?可以看出,我的时间利用率不高,被微信、杂事等打扰,专注力不高。
怎么做?以事为中心,不是以时间为中心。以前,常写时间计划,几点到几点做什么,屡写屡败。
原来,每天早上的to do list才是重要,按优先级排序,确保一天下来有事做,高效做。管理的是事件,不是时间。
番茄钟或者关掉手机,是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武器。切断一切打扰,专注于自己的手头的事,不管中途遇到什么都不能停下来。记下来,待休息时间再去做。
精力管理,是一天加速运转的能量池。有多少次,因为赶晨读感悟,影响了睡觉的时间,第二天精神状态非常不好。
后来,我给自己规定,晚上10:30前如不能完成,就第二天早上6:00前起来再写,预留一个小时足矣。睡足了,第二天的精神好,效率出奇的高。
为更好而写,不是为写而写
日更,走得更远。9月初拿到最佳后,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持续写好。日更,成了我自己对自己的承诺。我知道,一旦停下来,很可能就永远停滞,我不想这样放弃自己。
写作,从来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当我写完《自我疗愈》那篇时,我对自己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就如心理医生一样,看见了真实的自己,全身通透。
经历,更能上手。由于输入不够,脑洞没有打开,我没有办法去编故事。所以,我尽量在日常生活中,工作、生活、家庭、社会方面去寻找素材。自己经历的,对自己触动最大的,才能得心应手。
定位,才能侧重。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专注于某一个方面,我一直以为自己没有专长。受大神的影响,我觉得是时候为自己定位。于是,我初步给自己定在育儿和心理方面。如果有这方面的话题,尽量去搜索。同时,育儿类文章在头条上发布,阅读量也越来越高。
方法,可以更好。这个月,反复听了阿何和星姐的课。对于大纲、题目、切入点、图片、故事、素材等有了初步的概念,并尝试运用。比如29日那篇文章,按星姐的方法,去挖掘观点,再起个标新立异的题目,效果出奇的好。对于朋友圈,我想到的是什么?我的观点是什么?给我哪些启发?最后,这篇文章阅读量达到2500以上,还被多个专题收录。
日复盘,总结反思
8月的典礼,我对琳的复盘印象深刻,我还单独请教了她。于是,每天晚上孩子关灯睡觉的时间,我定义为卧谈复盘。那是一段孩子特别享受的与妈妈在一起的特别时光。我们约定,每个人说出自己一天里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事。然后,我自己悄悄地记下来,录入电脑。开心的事,让彼此看到自己的成长和价值,提升自信心,并去感受来自家庭、班级的归属感;不开心的事,发泄情绪,表达感受,学习觉察事件以及事件背后的目的,这是非暴力沟通中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的重要部分。
这样的复盘,对于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状况,学生之间、老师之间的冲突与挑战很有帮助;同时,我对她的理解、支持与鼓励,更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对于自己,这是查找时间漏洞和成长不足、总结反思的好时机。
学以致用,不盲目读书
这个月,对我影响最深的两本书是《优秀到不能被忽视》、《正面管教》。前者应用于我的工作,后者应用于陪伴孩子。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词是:工匠思维、职场资本、刻意练习。以工匠思维对待工作,储备自己的职场资本,训练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才能获得更多的自主力或更高的收入与升迁;任何一项技能的纯熟都是经过大量细致的练习才实现的。如作者的研究圣经,每天对论文的总结,记录时数,做理论笔记,经过长期持续的练习,最后完成了新书。
我很早就读过《正面管教》,四年前还参加过家长课堂、家庭讲师培训班,但是并没有读透和很好的运用。因为定位,所以开启重新深入阅读和运用。对于启发式提问、鼓励、错位目的表等工具有了更好的理解,在怎么做到尊重与合作有了更多的尝试。陪伴孩子将是一生的成长,首先要成长的是家长,而不是孩子。只有当家长改变了,孩子自然就变了。
总结: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记录成长,感慨时光匆匆,不管你成长与否,时光不再;我收获的远不止写下的这些,看见的可能才内化于心,反思的才是深刻的;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视角不一样,收获也不一样,接纳自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