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8|EFBTbyGreenberg
如何识别次生情绪
之前提到情绪可以分为原生情绪与次生情绪(相关文章:原生情绪与次生情绪),其中次生情绪往往是由于过去的经历或者未解决的问题导致的情绪反应,它们常常是用于掩盖或者压抑真实的原生情绪的,例如为了掩盖羞愧而产生的愤怒、为了压抑愤怒而表达的悲伤、为了获得同情而展现的绝望感等等。
当我们产生情绪时,如何识别它是原生情绪还是次生情绪呢?
Greenberg提出了几个经验性之谈(因为他根本不列参考文献,没有实证研究):
首先,次生情绪往往是不舒服的。当情绪出现时,你会感觉尖锐、紧张,即使表达了情绪心中也仍然无法平静。例如为了掩盖演讲失误后,Jane对自己很生气,“你真是什么也做不好!”ta对自己说,然而说完之后Jane仍然感觉很难受。这是因为Jane其实害怕承认自己是无能的,比起直面“我感觉自己无能”的事实,ta选择用自我攻击的方式转化情绪,这样子下一次或许就能做得更好(相关文章:“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警惕自我惩罚式攻击)。
其次,次生情绪往往是广泛的、弥散性的。当人们感受到次生情绪时,或许脑海中会冒出许多具体的想法,例如“我太垃圾了”、“我是废物”、“我不应该伤心”;或者相反,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明所以。前者往往伴随着应该之暴虐(相关文章:别再说应该了,我也不是故意的呀),个人会通过自我批评、自我攻击的方式评价自己的感受,从而导致真实的情绪被压抑。后者则伴随着表达能力的缺失,个人会莫名其妙地处于某种情绪中而不知道为什么,例如我便常常会感觉空虚、迷茫、不舒服,但是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deadline来临时,才意识到自己是因为逃避未完成的任务而感觉焦虑。
最后,次生情绪往往是复杂但不深刻的。原生情绪被压抑之后,人可能会产生许多次生情绪,例如在不敢哭泣的情况下,孩子会转而因为父母的要求而生气、为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而绝望、抑或为自己的懦弱的伤心而羞愧,许多种情绪积累在胸中无法区分,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缓解。这是因为孩子无法表达原生情绪,既不能意识到自己真实的需要,也无法放下或者满足真实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