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抓住作风建设“关键少数”
作风建设从来不是“单兵作战”,唯有让领导干部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才能激活整个队伍的作风自觉,让“严”的标准、“实”的作风真正融入党的肌体细胞,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从作风建设本质看:抓住核心才能引领全局
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以上率下”,领导干部作为“领头雁”,其言行是党风政风的“风向标”。若领导干部作风过硬,便能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基层形成“上行下效”的良性循环;反之,若“关键少数”作风松懈,可能引发“破窗效应”,让不正之风蔓延。因此,抓住“关键少数”是从源头把控作风建设方向的核心逻辑。
二、从治理效能看:压实责任才能破除形式主义
“关键少数”往往掌握决策权与管理权,其作风直接影响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比如,领导干部若带头杜绝“文山会海”“表面工程”,就能推动基层摆脱形式主义束缚,将精力聚焦实干;若能主动担责、攻坚克难,也会带动团队形成务实担当的氛围。这种“责任传导”能让作风建设从“口号”转化为“实效”。
三、从政治生态看:净化源头才能涵养正气
领导干部的作风体现党的执政形象,若“关键少数”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为民服务的本色,就能在党内树立“明规矩、严纪律”的信号,挤压歪风邪气的生存空间。反之,个别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可能滋生腐败土壤,损害群众对党的信任。因此,抓住“关键少数”是净化政治生态、筑牢群众根基的必然要求。
四、从长远发展看:筑牢思想才能永葆活力
作风建设的深层意义在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而“关键少数”的思想建设是其中的“根”与“魂”。通过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让领导干部从思想上认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避免作风建设沦为“阶段性任务”,真正形成长效机制,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持续的作风保障。
甘泉县农村公路管理站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