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心关系**
情绪和感受一般可以在身体上找到对应地方。比如,你感到生气,心跳会加速,呼吸会急促,鼻孔会冒气,拳头会攥紧,有一股冲动打人骂人。从生理角度看,肾上腺素上升,身体告诉你遇到危险了,你进入原始人遇到吃人老虎状态,要嘛打要嘛逃。
再比如,你感到伤心,身体会下沉,眼皮耷拉,无精打采,个子都矮了一大截。
孩子最容易用身体来表达感受。有一次,我催促数次淼(我六岁儿子),他感到不耐烦,便耷拉着脑袋,身体前弯,双手下垂。活生生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我看到他样子,一下子就乐了!
与此同时,"情绪低落"的身体视觉带给我很大的冲击力。
跟孩子对比,成人可能会内心波涛汹涌,而面不改色,因为教育文化成长经历把我们塑造成工具,一把椅子,跟自己的内心断开连接。
**2 体位法如何影响心理**
曾经有个孩子跟做瑜伽老师的妈妈说:"我心情不好"
妈妈什么话也没说,请求孩子躺在瑜伽轮上10分钟。
这么一个简单打开胸腔的动作,帮助孩子驱散低落的情绪雾霾。
今年为了外出上课以及各种注意力剥夺,我停掉了规律练习瑜伽的习惯。这之后,焦虑抑郁失眠接踵而至。
再次恢复习练之后,特别怀揣低落心情时,我感受到,瑜伽带来的心理影响更明显。
>前屈使人谦虚,后弯使人包容,扭转使人纯净,支撑使人坚毅,倒立使人勇敢。内心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体式练习而改变。
当你站在瑜伽垫上,你能感受到后弯带来的胸腔打开的喜悦;前屈的头脑宁静;单腿平衡带来的专注;站立体式带来的自信;拉伸扭住带来的灵活;冥想倾听内心呼吸带来的平静;头倒立带来的视觉体验和沉稳;以及规律练习建立起来的自律。
所以,
你期待少一点批评指责,多一些关爱,那你可以校正协调左右的身体;
你想要培养意志力,那你伸展体式去对抗地心引力。
你期待专注,那你就有意识延长平衡体式的时间;
你想获取平静,那你就关注胸腔和肺部的扩张,以及意识到生命就在于一呼一吸之中。
你渴望培养耐心,那你就在体式停留数分钟,品尝体式的住和乐。
你渴望活出自律的人生吗?日常规律练习瑜伽就能建立你身体的自律。
>哪里是身体的终极,哪里是精神的开始呢?它们彼此相连,密不可分。----------艾杨格
总结:瑜伽滋养身体,预防心理疾病。
**3 当你低落,沮丧时**
试着打开胸腔,旋肩向后,延长脊柱。
用身体的姿态积极与情绪对话,你会发现,很多你想完成的事会自然发生。毕竟,不管你做什么事,还是需要身体的配合,对吗?
尝试早起练习瑜伽,你会发现,一天充满正能量,身体更有行动力,会萌发行动的能量。
当你感到疲惫或心烦意乱时,尝试几个体式,比如山式,倒箭式,修复体式。你会惊讶发现,你重获能量和平和心态。
试着将瑜伽垫上的练习以及正位带到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就注意自己的体态。脊柱直立,双肩后旋,胸腔上提,呼吸就会深长顺畅。
瑜伽不仅发生在瑜伽垫上,还可以融入生活。
参考练习体式:
吸气:给身体输送能量,呼气:排出低落疲惫
山式:关注胸腔,关注脊柱,激活手臂
手臂上举式
树式
动态的脊柱前屈
半脊柱前屈
战士二,三角伸展,
战士一,
坐立体式:建立胸腔空间(打开腋窝)
仰卧束脚,塌式
倒手仗,
上弓式,
挺尸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