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地,全国各地的中小幼都开始进入暑假节奏了。朋友圈开始出现各类同情、拯救父母的鸡汤。的确,假期对孩子来说那好比“天堂”,对家长来说就堪称“炼狱”,这或许夸张了一点,但是父母们还是不约而同的握手致意:安好!作为家有两男娃的妈妈,我深知追赶打闹鸡飞狗跳后,各自充电修复的利器还是书本最佳。阅读,真是父母送给孩子和自己最好的礼物。
当然,可能会有父母当下有些疑惑:
孩子就是不喜欢看书,怎么办?
家有两娃,小的太小,还看不懂,会影响大的看书,怎么办?
我们工作太忙,没时间管他们看书,怎么办?
孩子看的书太杂了,总喜欢看漫画、游戏攻略,怎么办?
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的累积,的确,这些疑惑看起来都是很大的困难,如果想一行动马上就有很大的成果,那的确是有一些难度。但是只要是行动从来没有迟了的概念,只要行动了,就会有收获,哪怕是零星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有方法、做计划、去行动。
1.带孩子去书多的地方
现在的大中小城市,即使是小村小镇,都有图书馆、书吧、购书中心,再不济,在家里开辟一个阅读区域也是可以的。
知识是有能量场的,去到这些阅读场所,人会自然的静下来,即使是从未去过的、年纪小的孩子,看到别人在阅读,也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加入这个行列,加上各类阅读场所都有保持安静的提示,大家会相互提醒,这对于孩子的行为可以形成规则养成意识。
在书多的地方,孩子可以先由兴趣开始,从自己喜欢的书本开始进行阅读,这也是符合兴趣是第一位老师的定律。有兴趣才会有后面的深度和广度的延伸。
2.建立睡前读故事或是睡前探讨的规则
睡前故事从五六个月就可以开始了,不同阶段的孩子,选择不同的读本,这是一个建立孩子与文字、图画、故事链接的习惯,之所以说是规则,因为刚开始,孩子会表现得不配合、不专注,我们很容易会放弃,所以对于父母来说,确立是规则时就要告诉自己坚持,感觉孩子不在看不在听也没关系,那就自己继续读,放心,他们听着呢。慢慢的,他会被吸引过来的。链接确立后,孩子们就开始逐渐过渡到自己阅读的阶段。翻看、自己看图说话、阅读文字多的读本等。
睡前探讨可以从两岁开始,与孩子探讨当天读过的故事、童谣,大些的孩子,请他分享阅读的内容和他的观点、想法,我们做些启发性的提问,既能激发阅读热情又能增强亲子互动。
3.养成出门带书的习惯
出门吃饭、朋友聚会、野餐郊游等,孩子们疯玩、大人们希望孩子们安静下来的时候,最简单直接是给个手机,立马世界就清静了,但是背后会有的隐患,你我都很清楚,不如带上一两孩子喜欢的书本,做个调剂也好。孩子的头脑中会植入一个意识,独处时间是与书本为伴的时光;如果有其他小朋友也带了书,相互还可以进行交换和分享,多了一种新的互动方式。
4.读读画画裱起来
只读不说,只说不做,总感觉会少了点什么。读了好文好句,大家都可以相互分享,成人世界、孩童世界因为好文好句好词而产生了交集,父母和孩子之间话题多了,可以增加对彼此的欣赏,阅读的兴趣也会随之提高。同时,用画笔,用手指,用折纸,跟随自己的感觉做成一副副画作,又可以增加孩子的艺术敏感度。专门开辟出一面墙或是有一个画本来陈列展示这些作品,孩子的成就感会倍增。
5、书籍多样化,遵循孩子的节奏来读
相信很多父母和我一样,看到各类公众号推荐的书单会眼前一亮。看到谁谁谁家孩子又读了多少多少本了,内心不免有些着急。恨不得自己的孩子能赶超所有。两个娃带下来,我看到了一些不同,也促使我想了许多。大娃很小的时候就比较倾向于看科普类读本,后面逐步对文学类、漫画,甚至于对我喜欢的读者、青年文摘都很有兴趣,小娃对故事类很感兴趣,现在还会拿着哥哥的漫画书自己边看边讲边笑。在书籍类别上我没有做过多的限制,学校的书单必看,都是老师们挑选过的,其他的以他们的兴趣为主,讲故事前一定会问:今天讲哪本。只要有足够的阅读时间,看多少不是重点,有的孩子喜欢直接精读,有些喜欢先快读,过后再详度,自有他们的节奏,不必打扰,不然兴趣消失,事儿就大了。所以,暑假的书单,和孩子一起来列吧。
6.阅读和出游计划结合
很多家庭都会在假期安排一次孩子的夏令、冬令营,甚至于游学计划。那么在出游前,列出与目的地风土人情、历史古迹、风景物产、交通情况等有关的书单,让孩子阅读或是家人共读,共定攻略,对于家庭来说仪式感十分充足,对孩子来说,按照他的计划来出游,到达目的地后请他来讲解,参与感和成就感也是足足的。
阅读,是父母送给孩子和自己最好的礼物。也是假期陪伴孩子不可缺少的方式。天下父母,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