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
落叶吹进深谷
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
冰上的月光
已从河床上溢出
走吧,
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
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走吧
我们没有失去记忆
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
路呵路
飘满红罂粟
题目是《走吧》,不管是出国前,还是出国后,从很多文字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北岛身上那种隐秘的破坏性,以及出走的冲动。
在第一节中,有落叶、深谷、歌声这样三个意象,“一叶落而知秋”,秋天寂寥,秋天也可代表收获,在本诗中,显然是前者,因为诗人强调的是落叶,落叶可能是诗人心中迷惘或者失望的具象化;深谷具有某种神秘性,代表着不可预知,“落叶吹进深谷”,可以认为诗人内心的迷惘或者失望有着隐秘的原因,但是这样解释显然过于牵强,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动词“吹”,这个字告诉我,后者是前者的扩大化,怎么说?我觉得这里很可能是诗人内心的迷惘、失望在加深,加深到望不到头,甚至会演变成一种内心最深处的绝望。“歌声”是美好的象征,希望的象征,”歌声却没有归宿“,意味着美好无处安放,希望追寻不到,而”没有归宿“四个字又意味着漂泊,这也直接解释了”走“。
在第二节中出现了冰、月光、河床三个意象,显然在这一小节中,月光是中心,在古典诗词中,月多用来传递思念之情,如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再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里虽然没有显性的思念之情寄托在里面,但还是包含了这种感情的,”走“就是离开,冷冰冰,很生硬,但是放进柔和的月光在里面情感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不再是简单的想赶紧逃离,”走“的动作里,包含了不舍,这是从情感方面;从表现技巧上,第二节也非常精彩,这就要联系冰、河床这两个意象了,显然冰是河水所凝结而成,月光洒在冰面上,再普通不过,然而用”溢出“这个动词,一下子把安静的画面激活了,更重要的是,月光的流动,化无形而有形,有形的月光和冰互涉,晶莹剔透,纯洁无瑕,画面顿时美好起来;但是当我们联系第一节,歌声和月光并置,没有归宿和从河床上溢出并置,”溢出“就变得不再那么简单,可能是因为河床堵塞,抑或对月光的不包容(较牵强),这样也符合”走“这条线。
第三节出现了天空和暮色的鼓两个意象,天空代表着希望,向上的无限延伸;但心却敲击着暮色的鼓,有一种坠落感,向上的延伸与向下的坠落,加重了两者之间的距离感,可以理解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无法接受的距离,这也是出走的一个原因。另外在第三节最后一句中,三个名词:心、暮色和鼓,有一种内在的隐秘联系,鼓在敲击时候“咚咚”的声响可以让我们很自然联想到心脏“噗通噗通”的鼓动,而暮色的出现却能让人自然联想到鼓皮的颜色,两者互涉;所以这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名词,被北岛用一句诗很好的统一起来,语言的魔力真是美妙。
第四节就很简单了,很容易理解,因为出现了“寻找”,直接解释了“走”,寻找什么?寻找“生命的湖”,湖不是溪流,默默向前;湖也不是大河,奔腾不息;湖有深度,但是表面却平静,甚至是宁静,这个,可能就是诗人要不停走下去,要寻找的东西之一。那么“记忆”到底指什么呢?我觉得可能是几千年的传统中涉及到的作者想寻找的东西,也可能就是指童年时代的某一个美好,还可能用“没有失去记忆”来表达一种反抗,即没有遗忘,没有失忆,现在所面对的不是以前的美好,不是想要的美好,所以要“走”,要寻找。
最后一节出现了“路”,直接呼应了“走”,似乎要虎头蛇尾地结束全诗了,结果最后出现了一个点亮全诗的意象:红罂粟。看到罂粟,我们第一反应是鸦片,我个人认为这个过激反应源自于中国曾经在一场叫”鸦片战争“的交战中屈辱地输了,后果是灾难性的,国人保守鸦片荼毒。其实罂粟最初是用来治病救人的,5000多年前的苏美尔人曾虔诚地把它称为“快乐植物”,认为是神灵的赐予。古埃及人也曾把它当作治疗婴儿夜哭症的灵药。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和罗马的书籍中就出现了对鸦片的详细描述。大诗人荷马称它为“忘忧草”,维吉尔称它为“催眠药”,有的奴隶主还种植了一些罂粟,当然只是为了欣赏它美丽的花朵。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许普诺斯,其儿子玛非斯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后来在高额利润的引诱下,人们提炼鸦片,罂粟慢慢从”快乐植物“变成了”魔鬼之花“。了解了这些,我们再看这个意象,似乎可以挖掘到北岛更深的用意,我想他想表达的,不仅仅是简单指路上未知的诱惑,更多想告诉人们的,是面对如此美丽的花朵,是让它保持它的美丽,欣赏它,发挥它治病救人的疗效,还是用它来荼毒人类,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都在人们自己的选择。
这首诗节奏感很强,每小节开头的”走吧“,让彼此呼应,而”u“这个韵脚,加深了这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