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奥野宣之,本书也是后浪的一系列日本超实用之一。
读于:2019年10月10日
特点是:超好读,符合日本实用作家的讨论,恨不能把读者当小学生,手把手教的非常细。跟我同期读的另外一本《千面英雄》形成鲜明对比。
嘈点:
工具列的挺全,光笔就那么多种,符合日本的工匠精神。
为啥没提到印象笔记之类的工具?这可是2016年引入的书。。。
手写和剪报这一套,时不时真的更容易记住?
我最大的收获:
1,别懒啦!读书笔记还是要继续做下去,摘抄和评论要齐头并进。在国外,英文书挺贵,加上图书馆方便,大多数书我都是从图书馆借阅。因为是借书,所以也没法折页又做标记的。而且大多数时间是在睡前半睡半醒的时候读,读到尽兴不想停,读完一段之后又有点累,想着要睡了,所以笔记这个古老的活动就被搁置了。其实做个简单的标记,比如写个第几页,然后念出来,用讯飞输入或是写到枕边的本子上,也要不了几分钟。这5分钟没有的话,对书的记忆和理解都会大打折扣,得不偿失。
2,别让笔记尘封,经常拿出来看看。读电子书倒是经常有记录感想,但基本没有重温的习惯。这个要补上。
以下是摘抄和评论:
“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
·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把原文和自己的评论分开,这个是很小的技巧,但非常有用。有时候我的确会忘记哪个是原文,那部分是评论
“还有,在旅途中买到的书有时会贴有当地书店专属的卡片,这些有特色的卡片都可以撕下来贴在笔记本里。日后重读笔记时,可以通过这些实物回想起买书的地点和情形。
这些“纪念品”会陪伴你走过从买书到读完的整个过程。如果是在旅行途中就已经读完了,可以把火车或飞机票也贴在笔记本里,以此来提醒自己读这本书时的地点和场景。
正如在电影院看电影比在家里要印象深刻一样,采取这些行动后,你一定会对书的内容印象更深刻。
像这样利用一切相关事物记录与书的交流过程,可以加深大脑对读书体验的印象。回想起来的概率增加了,针对书中内容的思考也会因此增加。”
如果在乘火车途中看到的书,然后把车票也贴在本子上,可以增加对这本书的印象。这是真的。相当于在脑海里,有关这本书的记忆存储单元里,多加了一个钩子,日后会更容易回忆起来。
“比较自己的感想和书评”
比较自己的感想和书评,的确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可以让自己看到别的思维方式和观点,通过激荡思维,让自己的观点深化,也避免了绝对化。
“也就是说,人并不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专家。”
的确是这样,我最开始写作的初衷就是为了整理自己,也切实的体会到了。
浪费时间不算什么,但请不要浪费人生。
的确是这样,我最开始写作的初衷就是为了整理自己,也切实的体会到了。
“恰佩克的《各种各样的人》”
“佩克盖房子的小故事。他当时想盖一座古典风格的房子,开工以后却迟迟没有进展,因为瓦匠和木工们要么罢工,要么热衷于聊天,不然就是大中午去喝啤酒,结果一座小小的房子竟然花了两年才建成。据说这样的房子在美国只需要三天就可以盖起来,但是,恰佩克认为这种“迟缓”正是欧洲精神的伟大之处。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会去工地做监工,与工匠们交流,“我和我的家就这样建立起了非常亲密的关系”。”
“我在欧洲做过很多工作,期间听别人说在美国有这样一位大人物,他会在火车上口述一封信,让秘书帮自己写下来,会在汽车上为大型会议做准备,或是边吃午饭边开小会。而我们传统欧洲人则是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该听音乐的时候就专心听。这两种生活方式恐怕都是在浪费时间,但都没有浪费自己的人生。(P289)”
金句。
重读笔记,恰恰是我非常缺乏的。应该设置一个周期,比如一周读一次,或是每周读两三次。
作者的建议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景中读,这样可以养成习惯。笔记因为已经是自己的整理的精华,往往读来就会有新的发现。
“重读的效果不仅仅是加深记忆,还可以谱写自己与书之间特别的故事。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个“场所”,那么读书笔记就是在这个场所拍摄的照片。在不同时间去同一个场所拍照,拍出来的照片都会有所不同,而过一段时间再去看这些照片,对那个场所的印象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你真对一本书很有感情,我建议你在几年后重读时重新做一次读书笔记。比如,我很喜欢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每次重读时都会再做一次读书笔记。因为这样的不断重复,我会在看报的时候忽然想到“这部分好像《一九八四》中的那一幕”,遇到什么事都能马上将其与书中的内容联系起来。 这样的书只要再有三本,就有足够的信息可以随时拿来参考。遇到现实中的问题时,多想想“那本书里是怎么说的”“那位作者是怎么说的”,像这样退几步考虑大局,就可以避免目光短浅地下结论。”
穷查理宝典和《熊逸书院》都是这一类的。
“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大多以农业为中心,所以食物多以植物为主,容易缺乏动物性蛋白质和油脂。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人们用肉类烹制汤汁,在浓汤的香味中得到满足。”
这个说法的确很有意思。想想自己的体验也的确是这样。有时候,虽然牛排也很好吃,但是去日本和韩国餐厅吃的没什么肉的汤汁也十分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