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吗?”周江峰问。
“嗯。”吴小云回答,“向左拐。”
“那你家是你妈管钱了?”周江峰问。
“当然了。”吴小云说。
“那就是家里的老大。我一会儿是先叫你妈还是先叫你爸?”周江峰笑着说。
“先看见谁,就先叫谁。”吴小云回过头说。
“好,听你的,媳妇儿。”周江峰笑着说。
“到了,前面那颗大核桃树旁的农家乐就是。”吴小云指着前面的一棵光秃秃的又有年代的大核桃树说。
第二十四章 周江峰蓝田拜年
拜年是一种传统的礼仪,这礼仪里又包含着这种艺术。比如说话的艺术,买礼品的艺术,招待人时饭菜的艺术和喝酒劝酒的艺术。给不同人拜年,提不同的礼,说不同的话,喝不同的酒,当然还要眼观四方,耳听八方来判断这个年拜的值不值,合不合乎自己拜年的初衷。有些人拜完年兴高采烈地走,因为这个年拜的值;有些人还没离开饭桌,拜年来时的心情就有了落差。所以,拜年是一个礼仪,也是一门艺术。
“这核桃树年龄可不小了。”周江峰把车停在核桃树下说。
“嗯,跟我爸差不多年龄。”说着,吴小云下了车。
“峰哥,你提东西,我先进屋。”吴小云说。
“哦!”周江峰愣了一下说。
吴小云走到农家乐的门口,喊了一声,叫道:“妈,爸,姥姥,舅舅,舅妈我回来了。”
吴小云的一声,把屋里的男女老少都叫了出来,最先走出大门的是舅妈,接着是姥姥,母亲兰桂花。
“哎,我说我的右眼皮咋一直这么跳呢,是咱的小云回来了。”舅妈揭开大门帘一边向大门口走,一边笑着说。
“舅妈,我回来了。”吴小云高兴地叫着。
“看到了,看到了。”舅妈拉着吴小云的手往屋里走。
“舅妈,等一下,还有一个人。”吴小云脸微红着,向旁边挪了几步,让出一条道说。
“阿姨好!”周江峰说着普通话向舅妈问好。
“好好,新年好。”舅妈立刻变了腔,也说起了蓝田口音的普通话。
听着舅妈的醋溜普通话,吴小云笑出了声。
“笑什么?这孩子。”舅妈看着吴小云,继续用醋溜普通话说。
“舅妈,你就说咱这里的话,我听着也习惯。”吴小云用蓝田话说。
“好好,那还不请人家赶快进屋。”舅妈变回了蓝田方言说。
“峰哥,这是舅妈。”吴小云对旁边提着四样礼品的周江峰说。
“舅妈好!”周江峰依旧说着普通话说。
“好好,都好,赶快进屋吧!”母亲兰桂花在舅妈的身后笑着说。
“妈!”吴小云看到母亲兰桂花站在舅妈后面,开心地叫道。
“这闺女,见了娘,就忘了妈。”舅妈看着吴小云撇着嘴笑着说。
“阿姨,新年好。”周江峰两只手各提着两样礼品,站在门口有些尴尬地说。
“哎,光顾着说话了,把人家孩子忘咧。”兰桂花拍着女儿的手说。
“江峰,赶快进屋吧,外面冷。”兰桂花接过周江峰手中的四样礼品说。
“小云妈,赶快让两娃进屋,屋里暖和。”姥姥在后面说。
“姥姥!”吴小云越过舅妈,母亲,高兴地抱着姥姥叫道。
“这孩子,还像小时候一样,能把人撞到。”姥姥被吴小云抱着腰笑着说。
吴小云和姥姥先进了屋,母亲和舅妈也跟着进了屋,周江峰低着头,最后进了屋。
一屋子的人,见周江峰进来,不管男女老少都站了起来,向周江峰点头微笑地问好。周江峰一时有些受宠若惊,又有些不好意思,脸微红着不知所措。
看着自己恋人不自在的模样,吴小云走到周江峰旁边,拉着周江峰的手介绍着说:“峰哥,这是我爸,这是我舅,这是我表姐和表姐夫,这是我表哥和表嫂。”吴小云一一地介绍着。
“叔,舅,表姐,表姐夫,表哥,表嫂,新年好。”周江峰握着拳头一一地向吴小云的家人问好。
“好好,好好。”吴小云的亲人异口同声地回复道。
“江峰,来坐这儿。”兰桂花笑着客气地说。
“哎。”周江峰说着,紧张地坐在了正中间的长沙发上,吴小云父亲吴大涛的旁边。
“江峰,来根烟。”吴大涛拿起一根烟说。
“嗯,谢谢叔。”周江峰接过烟说。
“爸,别抽烟了。这一屋子的烟味。”吴小云撒娇似的说。
“哎,不抽了。”吴大涛低着头说。
“吸烟有害健康!”
“对对对,吸烟有害健康。”
几声童声从旁边的房子传出来。周江峰看见六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从旁边的房子里跑出来,边跑边说。
“峰哥,这是表哥表姐的孩子们。”吴小云看着六个孩子们说,轻轻地撞了一下周江峰的胳膊说,“来孩子们,每人一个红包。”
“哦,接红包喽,接红包喽。”六个孩子呼啦一下围住了周江峰和吴小云欢呼地喊着。
“按年龄,从小到大排队。”吴小云像个老师一样命令地说。
“是,小姨!”听到吴小云的命令,最大的一个男孩子像士兵一样,敬了一个礼,主动地站在最后说。
“这是小莹莹,表哥的孩子。”吴小云给旁边的周江峰介绍着说。
“小莹莹,新年快乐!”看着最小的小女孩儿,周江峰像回到了学校,用教师的口吻说。
“谢谢,小姑,小姑夫!”小莹莹接过红包,弯腰鞠了一个躬,甜甜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