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记·萧相国世家》中,太史公记录了刘邦“三次大悦”的经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三次让刘邦感到如此高兴呢?
萧何是刘邦的同乡发小,刘邦是大哥,他就是马仔小弟。刘邦到咸阳服徭役,出发前同事、好友都纷纷给他送盘缠。别人都送三百钱,萧何偏偏送五百钱,反映出他与刘邦不同寻常的关系。因为这个缘故,后来刘邦封功臣时,额外给萧何加封了二千户,以回报当年萧何比别人多送他二百钱的情意。
公元前202年,刘邦灭掉项羽后论功行赏,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封其为酇侯。接着又排定座次,把萧何排在第一位。这样一个功高盖世的人,在汉初统治者对功臣大清洗的背景下,却能全身自保,不能不让人对萧何的全身之道刮目相看。
刘邦的“三次大悦”,可以让我们管窥萧何的全身之道——
第一次“汉王大悦”发生在汉三年(前204)。当时,汉王刘邦与项羽的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双方在京、索之间(今河南荥阳附近)激战,而萧何则受刘邦之托坐镇关中。同时,让他负责前方将士的后勤补给与兵员补充事宜。尽管前方战事吃紧,但是,刘邦还是多次派使者回关中慰问萧何。这时候,萧何的随从鲍生看出了门道,他提醒萧何:“汉王现在餐风宿露在外与楚军作战,却多次派人来慰问丞相您,这分明是不放心您,开始怀疑你了。要我看,丞相您不如把你们家族中能打仗的人都派到大王那里参加作战。这样,汉王一定会更加信任您。”萧何听从了鲍生的建议,把家里能打仗的子弟都派到了军中。“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
第二次“汉王大悦”发生在汉十一年(前196)。陈豨造反,刘邦亲征。还没等平定陈豨叛乱,淮阴侯韩信又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诱捕并诛杀了韩信。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后,特意派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同时,派一都尉率领五百兵卒作为相国的警卫部队。受此殊恩,群臣都前去相国府中祝贺。惟独故秦东陵侯召平向萧何报忧。召平在秦亡后沦为布衣,在长安城东郊种瓜。瓜甜而美,人称“东陵瓜”。召平对萧何说:“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陛下在外平乱,你在中留守,没有遭遇战火的危险,却享受加封的赏赐和派遣卫队的荣耀,这不是皇上的本意。如今,淮阴侯刚刚造反被平定,皇上担心你会效仿他,所以表面上派出卫队保护你,实际上是监督你啊!”萧何急求良策,召平建议萧何辞让皇上的封赏,并且把家中的资财都献出来资助军队平定叛乱。“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第三次“汉王大悦”发生在汉十二年(前195)。这年秋天,黥布谋反,刘邦亲自率军平叛。在这期间,刘邦多次派使者询问并查看萧何在干什么。萧何则像陈豨造反时一样,抚慰勉励百姓努力耕作,并把收上来的粮食、物资及时运往前线。不过,这时候萧何的一位门客还是提出了警告:“相国要遭受灭族之灾了!你身为相国,论功第一,还能增加什么呢?然而,你刚到关中,便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十几年来,百姓都依附你了。现在,你还在努力不倦地赢得百姓的拥护。皇上之所以多次派人来慰问你,是害怕你在关中的威望太高威胁他的地位。”“那该如何是好?”萧何大惊失色忙问有何良策。门客劝萧何说——
“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
“你不如多买田地,放些高利贷,贱买贵卖或者强买强卖,来败坏自己的名声。这样皇上就会高兴了。”“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悦!”
平定黥布叛乱回来后,很多老百姓拦路喊冤,状告相国萧何强买强卖他们的田地和房屋,还违规发放高利贷,让他们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刘邦把这些状纸都给了萧何,假装严肃地说:“没想到相国也干这种事啊,你看看,老百姓告你的状纸都堆成山了。你自己想办法给老百姓一个交代吧。”刘邦责备萧何并非本意,可萧何偏偏当了真。本来做这些只是依门客之计行事,没想到做过了头。要知道,萧何萧大人赢民心那绝对是拿手戏,既然老百姓对自己有意见了,那就赶快弥补吧。可又令萧何没想到的是,这次为了赢得民心而打的“牌”打错了。他说:“陛下的皇家猎场上林苑有很多空地,不如把这些地分给老百姓,让他们多种粮食,总好过只生产野兽食用的野草。”刘邦一听,萧何把生意做到自己头上了,立刻火冒三丈:“你一定受了商家贿赂,想借机大捞一把!”于是,把萧何送进了监狱。多亏一位姓王的卫尉替萧何辩解,说萧何绝不会受人贿赂,他怎么能贪这点小便宜呢?刘邦心知肚明是自己捕风捉影。另外,也不是真想治他的罪,不过是要杀杀萧相国的气焰而已。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了,就做个顺水人情,放了萧何。
萧何擦干头上的冷汗,悄无声息地安度了晚年。
萧何自污其身,让我们看到了为人臣子的可悲。刘邦“三次大悦”让我们看到了领导艺术的权谋与机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引起汉王“三次大悦”的计策有两个出自萧何门客之口,另一个则是萧何的故人、退休在家种瓜的召平。萧何以相国之身,却不能为自己全身而退设计出路。医生不能给自己看病,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有短板,都不应该忽视我们身边人的建议,哪怕这个人地位很低微。萧何的全身之道还告诉我们,做人做事有“三不可”:一是不可让人生疑。让人生疑,则生危。二是不可过于追求完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过于完美则容易遭到忌妒。三是功名心不可太重,做人要低调,最好像老子所说的那样,为而不恃,功成身退,方为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