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表达能力很差,所以这本书拿到手,我首先看我认为很重要的几个章节。每个章节一种能力。
虽然我闺女已经超了六岁,大J的书真的很好,嫂子买来的,所以借来也看看。
今天读的是培养表达能力。
一.表达能力和背诵能力不一样
背诵能力:大脑不参与创造,模式“输入”直接“输出”。
表达能力:“输入—理解—重组—输出”
所以表达能力比背诵能力重要的多!
二.如何让孩子积累表达的信心和勇气,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
1.口头鼓励不是真的鼓励。
如果直接告诉孩子“没事儿的,说就行”或者“没关系,你可以的”这一类的话不是真的鼓励。我们说这些话的时候,其实是在否定孩子放下的情绪,让他们觉得不自信,紧张是不值得一提的。
作者说,如果不能百分百感同身受,就应该尝试去理解孩子。这时候,可以想一想自己经历过的窘迫,感受孩子真实的紧张情绪。
2.积累正面体验—父母示范
孩子是父母的模仿者。特别父母把成功后的喜悦,自我肯定的感觉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这些情绪后,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尝试这样做。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勇于表达,就让孩子看到更多的父母勇于表达的例子。让孩子感觉不是难事儿。
3.积累正面体验
先从“在安全环境中,面对熟悉的人,勇于表达”到“在安全环境中,面对不熟悉的人”比如请同事,朋友来家做客的时候。然后再到“不安全环境,面对不熟悉的人”创造机会,让孩子试着去表达。
三.对于4-6岁的孩子,是否鼓励他去上兴趣班,比如演讲,主持人或者喜剧等。
首先,想清楚去上兴趣班的目的。
是为了提高短板,还是确实有兴趣,还是人云亦云?
其次,清楚区分表演类记忆背诵与即兴表达。
表演累背诵就是在兴趣班,上完一节课,有一个成品,在大人面前背出来。
而即兴表达是生活记录,玩中学。
最后,学龄前试错成本低,多给孩子创造多样的机会和环境,
多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
四.今天就能改变的3点
1.当孩子可以说话,就感觉到完成了任务时,请反思:有没有做高级的词汇扩展。这是真正需要启蒙的开始。我闺女以前没有做这一项。
2.当不知道怎样高质量陪伴又能认知启蒙时,告诉自己:分享自己的生活聆听孩子的生活。这些是非常有用的。
3.当你因为“别人家孩子”可以背诵唐诗,讲很多故事焦虑时,请提醒自己:表达的关键是理解重组的再创造,会背是不错,但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做。
总之,表达能力只是孩子各方面能力中很小的一部分。不要有功力的心态,多带着孩子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