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也许只是软弱》读书笔记 序之二
原文作者:黄玉玲 笔记作者:石宏博
原文:
你是否也会逃避这些软弱?
你是否在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的时候,说过“不”?
你是否想过你自己的愿望,可以不再羞耻,而是理直气壮地去追求?
我看到身边还有很多人,他们热烈地活着,他们勇敢地去爱,不管别人怎样评价。他们勇敢地去做,不管别人怎样反对。他们可能碰得头破血流,也会沮丧、感到挫败,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的眼神,总能看到希望和快乐。
动画电影《大鱼海棠》里有这样一句台词:“人生这个旅程很短,你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而这些大胆,来自哪里?就来自你内在的攻击性。
但是,我们的常见误解是:攻击性是可怕的,是恶魔,会毁掉我们的生活,毁掉我们的一切。这是把攻击性等同于破坏性,这是对生命力的误解与辜负。
摘录:
我看到身边还有很多人,他们热烈地活着,他们勇敢地去爱,不管别人怎样评价。他们勇敢地去做,不管别人怎样反对。他们可能碰得头破血流,也会沮丧、感到挫败,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的眼神,总能看到希望和快乐。
笔记:
勇敢而热烈地活着,看得到希望和快乐的眼神,而不是卑微而内耗地活着,只有玩世不恭或者是麻木的眼神。
但是这样美好的活着的底气是什么呢?下面就展开了论述。
摘录:
动画电影《大鱼海棠》里有这样一句台词:“人生这个旅程很短,你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而这些大胆,来自哪里?就来自你内在的攻击性。
笔记:
这里面提到了这本书的核心概念,攻击性也就是攻击驱力。
什么能够带给人们喜悦?大概就是胜利。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赢。
人生赢家,总是有着很高的生活质量,而人生输家,总感觉自己活着就是一种错误(败家子)。
这个里面的赢,不仅仅是指单赢,在有些特定的关系里面,比如说亲密关系,也指双赢。
在亲密关系里面,没有一家赢,一家输的这种现象,有的只有双赢,或者是双输。
所以,有人说,亲密关系里面的两个人的关系是紧密的,平等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
而怎么才能赢呢?靠打靠拼。
在打和拼这个概念上,攻击和防御是一体的,都是为了保护。
所以,攻击驱力,会产生一系列后续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决定我们是输,还是赢。而输赢的结果决定了我们是否喜悦。
这个过程在黄帝内经里面被概括为五情志的,肝怒生心喜。
当然,打和拼,总是伴随着机遇和风险,所谓兵凶战危,风险还在机遇的前面。
所以关于攻击驱力的处理,关系一个人一生的输赢,也关系着一个社会的体系结构
,所以是一项敏感、复杂,而又隐秘的学问。
摘录:
但是,我们的常见误解是:攻击性是可怕的,是恶魔,会毁掉我们的生活,毁掉我们的一切。这是把攻击性等同于破坏性,这是对生命力的误解与辜负。
笔记:
当攻击驱力的表达不完善的时候,确实会转化为破坏力,往往带来不太好的后果,所以,水平不够的人,常常就有这样的误解:因为自己错误的使用了某项事物,而否定了这项事物的全面价值。
问题的关键点在错误,而不在于这个事物。
当一个人赢都不想赢的时候,或者想赢,但是却放弃了赢的底层的根基,这个人的人生注定是粘滞的,麻木的。
总之,想成为人生赢家,就要能打会拼,能妥善地处理各种矛盾冲突,人际关系。
有人想问了,那么劳作呢?仅仅是靠劳作,是不是能赢呢?
它们的关系是这样的,劳作在黄帝内经的五情志里面的位置,是肾恐,肾恐生肝怒,肝怒生心喜。
也就是说,劳作是一个人能打能拼的根,而能打能拼是一个人能赢的根基。
中间少了任何一环都不可以。
这个劳作,包含了物质劳作和关系劳作,它会产生物质基础和关系基础,其中的一部分用于打拼,另外一部分,在后面还有其他的作用。
能打会拼,就是攻击驱力的一种体现。
需要强调的一点,如果上面讲述的这些落实到个人身上的时候,由于人是社会生物,所以怎么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人际关系主要是靠喜欢(沟通)来维系和加强的,也就是心喜(处于各个社会部门的人的环境还不一样,情况比较复杂)。这一本书讲的主要是攻击驱力,心喜这一部分放在以后详说。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输赢并不是人生进程的一个结束,只是中间的一个点,之后还有思(分配),还是悲(总结),所以不要卡在输赢这一个点上,把一生都陪在了输赢。当然,赢还是要赢的,不赢的话,连卡的资格都没有。
在不同的社会部门,劳动部门,武装部门,统治部门,资源分配部门,文官、文化部门,每个人侧重的点都不一样。
比如说在劳动部门,主要的就是劳作,其他的也都有,但是不被彰显,而且为了让大家能够安心劳作,输赢有的时候还是被压制的,这就是一般规律的特殊表达情况,也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