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了,班级里有两个特殊的座位——讲台两侧——忽然很受欢迎。
不断的有孩子来央求我:“XX在这个地方坐了很久了,我也想坐这儿” “为什么呢?这可是特殊的座位呢!”我不肯答应。
每个班级里都有几个特别闹腾的孩子。仿佛是一条活力十足的鲶鱼,把平静的课堂搅得浊浪滔天。
所有的教育方式,谈话,谈话,再谈话。陪伴,陪伴,再陪伴。检讨,写了又写,但是,依然是静不下来的猴子。周围的同学深受其害,不停来找我吐槽,强烈要求把他调走。
初一的孩子,还是比较明白事理的。谈完话,做了要求,孩子明白是为了规范他的行为。
虽然不乐意,还是嘟着嘴巴把桌子搬到讲台旁边,开始做老师的“同桌”。慢慢地,从开始时的尴尬,开始习以为常。因为没有同桌,也不再左顾右盼寻找说话机会了。老师的眼皮底下,再也不能偷懒,必须拿起笔来写写记记。走神的机会也不多了,他得时刻注意老师的动向。
最开初几天,他受不了这种约束,每天要缠着我给他调回去。保证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学习。
于是,就随了他的心愿。可是,调回去一天不到,原形毕露。
如此三番,我最后下了决心,必须在这个座位上坐上一段时间,除非期中考试年级进步50个名次。
这种环境,孩子又不笨,果然,期中考试取得了年级进步76名的好成绩。再想调他回去,他不肯:“老师,我在这儿挺好的,回去我管不住自己”,在这儿还能学进去呢。”
有一些自律性较差却又想学习的学生,开始“盯”上了这两个“宝座”,不断有其他学生过来“竞争”。
教室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学习的净土,我在教室里办公的周围,也经常会围满孩子。
特殊座位,用好了,就是特别有用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