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利用了些碎片时间,把2023年6月刊的《父母课堂》看完了,颇有感触。从文中的内容也获得了些启发,下面浅浅的分享下个人的想法:
一、父母角色相互补位,则可能产生“1+1>2”的效果
有没有试过这样一个场景,孩子回到家找的总是妈妈,哪怕就只见爸爸在家,也会问:“爸,我妈呢?”尤其双休或放假期间家里就时刻充斥着:“妈妈、妈妈、妈妈……”的呼唤声,甚少听到叫爸爸(起码我家是这样)。我问过几次孩子为什么爸爸明明坐在那儿但却不找爸爸?孩子回答说:“爸爸不懂,妈妈才会(解决这个问题)”。
我就想,是父亲高大的形象没建立好还是真的平时陪伴少以致没发现爸爸超能的一面?在孩子眼里,父母是他们的全世界,有问题需要帮助,第一时间找的就是自己最信任、最依赖的爸爸妈妈。那我们怎样才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出最合适的帮助呢?
直到看了《父母须把握好各自角色定位》一文,似乎体会到了当中的意思。就如文中所说:“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一样,各有分工和职责,但有必要互相补位。比如,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喜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父亲更喜欢用事实和行动验证事情的可行性;两者互相配合与补充,则可能产生‘1+1>2’的效果”。结合日常的场景好像也是,就拿日常辅导孩子功课来说,我比较偏向抓文字方面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而爸爸则是关注解题的思路和推理,两者方式各异却也算是互补。
所以,我想如果想更好的帮助孩子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还是得需要父母发挥各自角色的作用,互相配合与补充,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客观的处理问题。
二、不允许孩子犯错,就是让他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机会
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时我会有点心急,比如孩子对烹饪产生了兴趣,诚恳的请我教他。一开始我还是很有耐心的讲解刀要怎么拿、食物如何处理、如何调味、如何起锅烧油、如何掌握火候(电磁炉的操作还是相对简单)……这般耐心坚持了三五回之后开始就有点心急,总觉得相同的问题说了多遍仍是未能掌握,一边担心自己表现出不耐烦打击了孩子的兴趣,一边又有“恨铁不成钢”般的焦灼。
然而《试错也是一种成长》一文似乎缓解了我的焦虑。文中叙述了班上一学生课堂上回答错了问题惹来其他同学的嘲笑,老师告诉孩子:“每个人的成长与成熟都是不断犯错与改错的过程。经历摔跤,才能学会走路。浩洋同学敢于回答问题,我们就要鼓励他而不是笑话他。”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全班同学一起帮助答错题的同学进步,故事温暖且感动。
文末则写道:不允许孩子犯错,就是让他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机会。是的,孩子不是一生下来就自动地学好习惯、学习好所有知识并具有成人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站于孩子角度,学习的过程中会出错是正常不过的事甚至他们也未懂得如何识别怎么才是对,怎么是错。正因为有错与不懂才需要学习,既然如此,作为家长的我们则要学会合理的接受及允许孩子学习中会出现的错,因为试错也是一种成长!
三、孩子的问题还是要用孩子的方式解决
这一期的《父母课堂》许多文章都很有启发也很喜欢,当中我最最喜欢的是《兄妹俩的『告状大会』》。内容大概是说两兄妹吵架互相说着对方的不是,妈妈原来是想各大五十大板训两人一顿,最后选用了另一种方式:让兄妹两分别在纸条上尽情的写出要“告状”的内容,完毕后再让两个互相写对方的优点且一条优点可抵销自己一条被“告状”的内容,最后用孩子的方式解决了孩子的问题。另一篇《一张“睡觉卡”搞定嫉妒的小姐姐》的文章也是同理,给家中姐姐设一张“睡觉卡”,让姐姐一周选择一天跟妈妈睡觉谈心,来解决因为二胎妹妹的到来而被分薄了爱的误解。
两则故事都很贴近现实,我也对号入座了自己日常带两娃的场景,确实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更有效的给与引导和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不是用“大人”的方式主观武断地处理。总而言之,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解决孩子的问题。
最后,推荐大家可以细读刊物里边的文章,从不同的教育实例中或许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发,摸索出适合自己、适合孩子的方式,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