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领读嘉宾:吕小赢 阅读内容:第117页到第134页。第25篇《节制力》、第26篇《节奏力》、第27篇《逻辑力》、第28篇《迂回力》。
阅读主题:情绪的表达、语言的节奏、表达的逻辑、迂回的美感。
四个问题:1、 史迪尔小姐的例子告诉我们情绪表达要节制、留白会更有力量,请回顾你读过的文字,有没有类似的例子,请与大家简要分享?
2、 《滕王阁序》包含了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中的哪几种,请各举一个例子?
3、 西方散文的结构主要是“结论”+“事实与科学的佐证”+“然而”,请找一篇类似结构的例子,并进行分析?
4、 迂回之美,源自于意象系统,请问你打算如何来建立自己的意象系统? 五个金句:1、 节制,才有空间出拳;留白,才能无限填补。2、 仔细听,每个字都能吐纳,每个句子也都有它的速度。当大家愿意打开耳朵时,我们的文字就成了世界的心跳!3、 让我们在耽溺美文传统之余,也学会思考、重视实证、搞懂逻辑,然后才能写出一篇篇文质彬彬的君子文。4、 在伤口前,我们会迂绕低回,决定用不忍来庄重我们的语言,也让语言庄重了我们。5、 语言来自文化,文化愈有深度,语言也愈迂回。
阅读感悟:
好的文章要给读者留白,就像讲故事一样徐徐道来,情绪隐藏在故事中。记得中学读鲁迅先生的《药》,当时就觉得是一个愚昧的时代,居然拿革命烈士的血去治病。现在看来,鲁迅先生的写作技巧真是太高超了,全文都是在讲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华老栓对革命先烈的死麻木不仁,对刽子手却毕恭毕敬,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暗中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精神,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作者未直接呐喊,却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被军阀杀害为暗线,双线交织,构思精巧;在人物刻画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形象生动,变现了鲁迅先生对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