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婆家与儿媳的,我来梳理梳理
心理背景:
如果不委屈任何一人的话,或许良好的形式在于,子女如果成家了,必须分家,分家分的是界限,不减的是情义。子女有各自的家,父母的家是根。逢年过节一起聚。日常生活就各过各的。
原因在于人性本是自私且贪婪,也是无道理可讲的。不分家,不分界限,很多嫁人的女人,就会理所当然的把夫家的一切视为自己的,比如房产地产等,自己顺理成章成为女主人。自然难以容忍别人与自己分杯羹,甚至是夫家的小姑子。这种想法真的不合理吗?那为什么女人生的孩子要跟夫家姓?怀胎十月和产后带娃的各种艰辛,受苦的是女人,凭什么孩子跟他们姓?凭什么养老要同等出力?难道女人真的圣人到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力来给别人家送孩子?然后自己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图,还要为养老同等出力,这种女人真的是傻!傻的天真!基本权益都没保障好。
矛盾纠纷的原因:
很多为人父母的就拎不清,总想证明多疼女儿,却不理这俗世的规则,所嫁之女和所娶之女,必须同等对待?为什么?因为一个是你生养跟你姓的人,一个是别人生养却生养个跟你姓的人。两者皆有同等情义,甚至儿媳更应多照顾,因为她的艰辛不容易主因你家(当然,若儿跟母姓,一切都无所谓,冠姓的维护也是个人乃至家族权益的维护)。而你女儿的艰辛主来源她夫家,这就是为什么古语说嫁人犹如女人第二次新生。
如果女儿的夫家不如意,娘家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帮衬,但决不能全然不顾儿媳该有的权益, 而一味满足自己的女儿,一碗水没端平,这样做就是寒了儿媳的心。也是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于养老问题:
如果父母的确给予了儿媳和女儿一样的待遇
那么儿媳和女儿必须付出同等养老力度。
即使女儿不出力,儿媳都必须要,因为他们待你如女儿,只能说这个女儿人品不行。没被教育好。
如果父母并未给予儿媳和女儿一样的待遇
那么儿媳没责任也没义务被要求付出同等的养老力度。
即使女儿不出力,那也是他们活该没人照顾,儿子在不影响自己小家庭的运作的基础上可以多出力。
如何避免矛盾的产生?
若不分家,要么就对儿媳和女儿一样,要么就不要要求儿媳付出同等养老力度。
若分家,父母就不要主动干预子女家庭的生活。儿媳嫁的是她老公,她是他们小家庭里的拥有绝对权利和权益的女主人,就不存在有没有吃亏的说法。关于养老,儿子需付出作为儿子该有的力度,儿媳可以助力。至于父母怎么证明多疼女儿都与儿媳没关系了。因为那仅仅是父母对他们女儿的爱。父母对儿子的爱没女儿多的话,只要儿子不计较就行。
回到我自己,于娘家,你们以前的一家五口都各个开枝散叶了,所以也需要重新看待现在的大家庭了!
你的弟弟的家庭,他的老婆是女主人!你只是你弟弟的姐姐,做好姐姐该尽的责任,不要过多干预弟弟的家务事。
你的哥哥的家庭,他的老婆是女主人!你只是你哥哥的妹妹,做好妹妹的本分就行,不要过多干预哥哥的家务事。
对于父母,你是他们的女儿,永远都是,做好女儿该尽的孝心就行!不要在父母面前过多讨论哥弟的家务事,只会让父母徒增烦恼且令嫂子和弟媳不爽。
不可逾矩!把握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