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推荐
01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
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最近,和朋友见了一面,她向我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刚毕业那年,家人托关系给朋友安排了一份国企的工作。
朋友整日忙得焦头烂额,像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可几年过去了,她依然还是单位里那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升职加薪对她来说,更是遥遥无期。 平时的她,每天的工作也只是打印资料,整理表格,机械地完成领导交待的那些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内容,工作起来也感觉特别没有干劲。她为自己看不清前途和未来,而深感忧虑。 朋友的问题,其实显而易见。
在她的职业生涯当中,缺乏了对未来的明确规划。 几年来的她也只是在追求一种安逸稳定的工作状态,抱着过一天混一天的消极想法度日。从没想过去提升职业技能,挖掘自身的核心优势,从而让自己走向更高的平台。
而这么一个缺乏进取心和竞争力的员工,确实很难在企业中突围并获得晋升的机会。 雷军有一句话说得好,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奇葩说》里的辩手刘楠,是中国知名母婴电商蜜芽的创始人兼CEO。刘楠在节目中曾经说过自己的经历,之前她在外企工作,天天做PPT和汇报工作。
正是这种枯燥乏味的工作内容,让她感到非常恐慌和害怕。怀孕后的刘楠毅然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母婴电商行业之中去。花了4年时间,将一家淘宝小店打造成估值百亿的上市公司。 刘楠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你在工作中陷入迷茫和困惑时,不应该继续死磕,要懂得及时改变思路,或转变方向。也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有更多不一样的可能。
02
方向错了
停下来就是进步
我的另一个朋友,前阵子离开体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每天行程上都有一大堆做不完的事情,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甚至恨不得直接睡在办公室。可半年之后一结算,公司非但没有盈利,反而亏损严重。 这种情况又维持了几个月,依然不见有任何好转。朋友甚至怀疑,再这么下去,公司能否撑过今年都成问题。
看着同行企业的利润连连翻倍增长,而自己公司的订单却在一天一天地缩减,员工们也走了一批又一批。朋友不禁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自己每天这么卖力地为公司打拼,却始终留不住员工,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前段时间见到他,整个人瘦了一圈,面容憔悴不堪,头顶也冒出不少白发。
和他聊了公司的经营状况,才发现症结所在。原来我这朋友每天只顾着带领员工们疲于奔命地干活,从来没有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公司业务发展的方向和重心。 也不知道自己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会导致所有下属像只无头苍蝇般瞎忙一通,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头来却没有实质意义。
无印良品的社长松井忠三说过:“面对工作,若只像少年棒球队的孩子一样,笼统地抱持着我要努力的心态,是最糟糕的。” 如果始终行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最终的结果只能导致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远。方向错了,让自己停下来理清思路,再重新出发,也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03
你应该做的不是坚持
而是市场调查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会存在一个误区:只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地做一件事情,那么一定会成功。可是,现实真的如此吗?
《拆掉思维的墙》一书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肯德基创始人桑德斯,年轻时的他做过粉刷工、消防员、卖过保险,无奈都以失败告终。在66岁时,桑德斯开始推销他的炸鸡秘方,两年内经历过1009次拒绝之后,他依然不放弃,终于在1010次拿到了一家餐厅的订单,之后才慢慢创立了肯德基连锁快餐业。
桑德斯的成功,真的是凭借他的那份坚持吗?他在39岁开始创业,直到66岁时才转型做炸鸡连锁企业,靠的就是不断地转换方向,最终才在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根据这一例子,作者古典指出,事实上,如果你(在一份事业中)坚持两年都没有任何回馈,你最应该做的不是坚持,而是市场调查。
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我们往往都会认为,只要坚持就会做出业绩,我们的努力终有一天也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而唯独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放弃或者尝试转换新的路径,这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快地达成人生目标。
不努力很可怕,但努力的方向错了更可怕。往往是那种徒劳无功的努力,才最容易让人感到身心疲惫。 人生最大的错误,莫过于你以为你已经足够努力了,而实际上却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驻足不前。
04
改变思维方式
避免你的无效努力
我有个前同事,前阵子跳槽去了一家保健品公司,每天都会在朋友圈里刷屏自家的产品。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你每天这样刷屏,真的有效吗?” 她说:“好像还真没几个人找我买的。不过大家不都是这么宣传自家的产品吗?而且我们领导也说了,只要每天坚持发朋友圈,肯定能挖掘到核心客户。” 我没再说话,只是默默地把她的朋友圈设置了屏蔽状态。
要把产品推向市场,首先应该找准精准的客户和群体,如果只是广撒网似的滥发信息,不但会招惹来朋友们的反感,也很难收获到意料中的效果。
民间有句俗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说的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而不是没头没脑地瞎折腾一番。 每一年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公众号后台总会收到一些读者的咨询。
他们说自己在岗位上工作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看着同期入职的同事都纷纷升迁,或跳槽到了更好的平台,而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感觉这些年来付诸的努力和热情都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回报。
他们会问我,到底是该在这一份看不到前景的工作上继续干下去,还是年后就向公司提出辞职,另谋出路? 其实,他们在职场上所遭遇的一切困境,归根结底都是由于错误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只要扭转过来,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避免自己的无效努力? 我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每个人在努力之前,不妨多花时间去思索你未来的职业规划和方向,精准地锁定好个人目标,再将努力和实践落到实处。在每一个阶段中不断地总结和复盘,这样的用功,才会变得有价值。
其次,学会时间管理,打造高效的工作模式。美国管理学家科维提出过一个“四象限”法则,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分别是: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
列出工作内容清单,按轻重缓急排序,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专注于那些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面,尽量减少或避开那些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的工作。这将大大有助于提升你的工作效率,也能更快地达成你的计划和目标。
再者,充分调动起在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地拓展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步步地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不改变思维方式,那你的人生不会有进步,唯一进步的只是年龄的徒增罢了。
愿你在职场的摸爬滚打磨砺中,逐步认清自身的目标和方向。而每一次深思熟虑后的奋力追赶,或许都是一次改变命运的契机。
来源:十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