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 远征的诗篇
——喜迎二十大
一段段不曾割裂的历史串联起来,就构筑起了信仰的传承之路。请大家看看我刚拍的大亮山的华山松,从一棵树苗长成这样的参天大树,已经过了34年的时间。34年,这也是一段“长征”,荒山成林海,也是一组无声的诗篇。
杨善洲同志的这种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的可贵之处在于让老百姓去相信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比你冷得瑟瑟发抖时有人递过来一件厚棉袄,你非常口渴的时候有人递过来一杯热茶一样,从而让信仰由“一滴水”转变为“一团火”,凝聚出“滇西粮仓”的美誉5.6万亩的绿色奇迹。
这张照片中的林场职工依然在大亮山上坚守,年长的这位是自学洪老场长,年轻的这位这是周波场长。他们把信仰转化为了朴素的行动,一直追随杨善洲老书记左右,风雨同舟,不离不弃,是林场建设的参与者、是荒山披绿的见证者、也是杨善洲精神的传承者。
这是旧城乡脱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照片。大亮山惠及3个乡镇,11行政村,78个自然村,2484户农户,全面脱贫的理想已经实现,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的发展实践,同时也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信仰的本质,那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永远的奋斗目标。
这是杨善洲故居所在地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建成开通了全市首条三级通村柏油路,大家可以看看十年来村容村貌和道路交通的变化。这是为了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到善洲林场参观学习,施甸县特意增加了红色旅游公交专线。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信仰之花在保山这片红土地上永远绽放。
时间的河,从1921年一路走来,不同时代的人,展现出了共同的精神底色、炽热的坚持与向往,以不同的形式书写着远征的诗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实践信仰的奋进脚步,给了我们用生命践行理想,用一生追随初心的答案。而给我们提交答案的,除了我们熟知的革命先辈,杨善洲老书记,还有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的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