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中增强自信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古往今来,先辈们不断地进行着有时代烙印的伟大斗争。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告别积贫积弱,使人民得以衣食温饱;通过改革开放开辟社会新貌,使人民得以自我实现。党一步步带领人民走出贫困窘境、走向自立自强,再次表明“一切为了人民”绝不是空谈。从最初的反对压迫争取自由独立,再到积极建设谋求富强,更扩展到对人们美好生活的满足,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彰显出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和价值旨归。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00年来,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上下求索。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抓准新机遇、闯出新路子、迈向新境界。事实也已经充分证明,要焕发活力、永葆青春,关键就在于敢于破除因循守旧之痼,乘改革创新之势奋发有为。要以史为师,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成为勇立潮头敢于创新的“改革者”。
学史增信,这个“信”是信仰信念信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和“四个自信”的密码就藏在百年党史里,党员干部只有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才能铸牢战胜一切风险和困难挑战的精神支柱。
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在学党史、品党史、研党史中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才能继续坚定今天的使命担当。必须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学习百年党史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