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的广告制作很精美啊,请的也都是红人明星代言,怎么还是效果不理想?或者海报的视觉性很强啊,但是怎么不容易被人记住?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广告的文案不给力。信息碎片化的年代,很难再有人去慢慢研究你的广告,你的海报视觉性再强,人们也只是会觉得新鲜,而唯有广告词才能被人记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能让人记忆深刻的广告文案呢,这有三个小窍门。
善用动词,为文案增加活力。动词是文案的脊梁,准确使用动词能让文案变的生动鲜活,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折射出观察力的强弱。整篇平静无波澜的文案,即使辞藻再华丽,也很难让人记住。举个简单的例子,微信大号"一条"在给某款洁面仪的广告中写了这样一句标题:1分钟,把毛孔里的脏东西震出来。一个"震"字,让人仿佛听到洁面仪启动时的嗡嗡声,以及毛孔里的油脂、残妆被抖落时的残酷画面。通过一个动词描绘出产品的功能及效果,比起同类产品“智能焕肤”、“洁面小旋风”等文案,更能唤起用户想要立刻使用的冲动。这就是动词达到的效果,通过让观众想象动态场景,不自觉的记住产品。比起铺天盖地的硬广告,生拉硬推的宣传,让观众过目不忘,自己记住产品和品牌,显然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效果。通过一段简单的话,将消费者带入到广告描绘的场景里,这非常需要考验文字功底,与这些动词的运用也脱不了关系。
名词最常用,但精髓在于比喻。广告最忌讳冗长繁杂,不管你的产品有多好,过长的语句会让人很难看下去,就仿佛是要读一段很长很长的话,中间还不能换气,让人觉得很累。名词在广告文案中最常见,但用的最好的还是比喻。比喻的本质是降低与消费者沟通的成本,同时提升沟通的效果。一堆陌生的专业词汇或形容词的堆砌很容易让消费者一头雾水,但一个轻盈精准的比喻却能让他们恍然大悟。善用比喻能让文案变得有趣而更易理解,但比喻最忌落入俗套。第一个把姑娘比作玫瑰花的人是天才,第100个这样写的就是庸人。如果想提升对比喻修辞的运用,不妨多向以机智比喻见长的作家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比喻一定要简单,朗朗上口,并且跟产品本身比较有相似性,最好是明喻,就是那种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比喻,千万避免一些不恰当的暗喻,晦涩难懂或者绕口的比喻句都应该杜绝。比喻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快速的了解你的产品与品牌,如果越是比喻越难以理解,那还不如一句平淡的话来的实在。
放弃俗套的谐音和四字箴言,巧用拟声词和方言。无论是传统的媒体广告还是新媒体广告,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四个字的广告词,尤其是在汽车类产品中,几乎都会用到四个字组成的类似于成语的广告词,这种广告词看起来高大上,其实非常俗套,而且也无法表达出产品的亮点,体现不出品牌的文化力量。这时候可以巧用拟声词,拟声词非常活泼,常常会收获不一样的效果。除了拟声词,还可以适当地用一些方言,很久以前大学校园的广播台,有一个节目的名字用了好几种方言来说,比起清一色的普通话,显得很独特,多年以后很多学生仍然记得那个节目的名字。方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显得十分接地气,活泼搞笑,但在选取方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大部分消费者能听得懂,比如四川话、东北话等,切忌选取那些十分生僻的方言,也许足够独特,但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所有广告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与消费者沟通,如果造成无法交流或者误会,那将是适得其反。
其实广告的文案十分考验一个人的词汇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语言积累,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好的文案能让广告活起来,能让海报开口说话,语言的组合显得无比重要,好词佳句能助广告推广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