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导 读
为什么晚清民国那么多学者,我们反复言及赞叹的只有王国维?
王国维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
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金石学、甲骨文、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朱光潜的《诗论》、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并称“百年三大美学经典”。
但其实《人间词话》开始也是不温不火。该书真正的流行,却是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
中国文艺美学,自刘勰《文心雕龙》 之后,几无锐意创新。
以风格界定词的美学鉴赏,便陷入了狭隘之见。王国维则跳出了这个思维的惯势,从更高的层面上概括词的美学。
相较而言,意象、意境与境界最大的区别是“境界”一词的立体性与审美层次的清晰。“境界”说更为立体而饱满了。
境界的论述在下面会提到。
王国维天性聪颖,却不擅考试,两度科场遇挫,仅得秀才出身。王国维后在上海东文学社学习,半年后因考试成绩“不及格”,差点被开除。
1902年2月,罗振玉资助王国维赴日,王就读于东京物理学校,但王国维不喜欢几何等课,且患脚气病,半途而废,故王国维日语口语不佳。
王国维也算是偏科大才了。
1927年,王国维于6月2日同朋友借了五块钱,雇人力车至北京颐和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从其遗体衣袋中寻出一封遗书,封面上书写着:“送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遗书内容如下: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以下省略)
关于死因,众说纷纭,没有统一解答。
正文
词以境界
为最上。
批评:王国维提出的境界并无标准,“怎么才算有境界?怎么才算高境界?“。
就像国家招兵蛋子,难道标准就是一个:“男生要高一点,女生要高一点。”乍听之下没有错,很有道理,当兵嘛,当然不能太矮,当然得高一点。但是“高一点”是多高?这就说不清了。所以国家的招兵手册上明确写了男的要多高,女的要多高。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造境 - 理想
写境 - 写实
写境也有造化,造境也需建立在现实之上,从这点看,造境和写境相互趋近。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但其实无我之境也潜移默化的融入了作者的心境。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但你不可否认有一些天才,无需阅历,只在家宅,写出的文字一样老道成熟思想深邃。
词忌用替代字。
例如王批评了周邦彦用“桂华”代替月亮。绕绕弯弯,没有必要。
题外话:王很看不起周邦彦等一些作者。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没有作者的胸襟就不要模仿作者的文风。
不过大奸臣秦桧为什么书法那么好呢?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这就是文体更迭的原因,赞同。
不过现实来说,还是会不可避免存在鄙视链的。
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盖此体于寄兴言情,两无所当,殆有韵之骈体文耳。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若长调之《百字令》《沁园春》等,则近于排律矣。
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
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
没有题目可以完美概括内容,所以干脆无题最好。
从这点看,世上任何题目都是摘要。
读书笔记
姑且看之,本书还是有很多王的主观性在的。且他对一些词人的偏爱和对一些词人的贬低的个人好恶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时代发展,可能会觉得他的观点已经不能再打动人了,但还是要尊重他在当年的历史地位,可能境界论等一些也在不经意间影响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