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在得到买了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基本上每课听一次,勉强学完了,但学习效果却是一般。一直有想法重新过一下,加深理解,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的思维框架,真正能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用到它,把金融学的思考方法真正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前几天开始日更,复习输出金融学课,这个就作为第一个完整项目吧。
站在高处,重新理解财富。
课程大纲
先来梳理一下这门课的结构,课程主要有八个模块组成:
- 导论:金融本质(穿越时间、集聚资金、分散风险)、金融的演化。
- 金融中介机构: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
- 工具与市场:债务与债券、公司与股票、金融衍生品。
- 投资者决策:资产配置、证券选择、有效市场、市场失灵、基金业绩评价、投资者偏误。
- 公司决策:财务报表、融资决策、首次公开上市(IPO)、兼并收购、公司治理。
- 监督创新与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督、金融危机。
- 科技金融:数据时代的结构和重塑、数据与算法、未来社会图景。
- 金融的术与道:复盘。
学习资料
香帅老师的公众号:“香帅的金融江湖”
老师推荐的公众号:“徐远观察”,“GlobalMacroThoughts”
书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威廉·戈兹曼:《千年金融史》
佛雷德里克·米什金:《货币金融学》(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and financial markets)
财经新闻网:华尔街见闻、Wind手机App、财新网
踏上征程
金融本质是什么呢?从三个小故事开始。
一、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汽车经销商销售一种1w美元的汽车,由于市场饱和,竞争激烈,好多的经销商打15%的折扣,就算这样,买的人还是不多。这时有个经销商突然抛出了一个“免费送车”活动,买1w的汽车送一张面值1w美金的30年期国债券,人们都争相去买,生怕活动结束,占不到便宜。
显然送的1w美金的债券和1w美金现金并不相同。他们差别有多大呢?按当时的8%左右的年利率计算,30年后1w美金的债券当时只值美元。优惠幅度比15%差多了。因为人们习惯的忘记了时间的价值。中国30年前的万元户可是相当牛的,现在呢?
假设2007年你有10w:
- 存入银行到今天大概会变成18w;
- 买了中石油股票估计现在还剩4w;
- 买了腾讯的股票,现在应该变400w了;
- 在北京买套房付个30平房首付,房子现在值330w了。
不同金融工具的选择10年后资产价值有着100倍的差异,不同金融工具将我们的时间进行了深度的加工,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价值。
金融就像时光机器,没有移动我们的身体,但移动了金钱,改变了我们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