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常觉察:
早上觉察的日常工作是梳头发。
之前梳头发,都是边梳边走,或者不梳,直接抓一个马尾绑起来就好了。这得益于卷发带来的便利。
今天为了觉察自己,我特地站在镜子前慢慢梳头。塑料梳子一次次滑过头皮,有一些清晰的按压感受,从一头到另一头。
我定了定睛,看镜子中的自己,比昨天在医美高亮度镜子前看到的满脸斑的自己不同,今天的自己柔和许多。光线不会过分暴露皮肤的差,反而让镜子中的自己舒服了许多,甚至对自己今天的状态表示满意。
仔细看了看白头发,一根也没找到。看来都藏在后脑勺上。
即便放慢速度观察,还是很快梳完了。回忆了一下,似乎我极少用一个专属时间梳头发,大多都是仓促整理后出门的。
那个过程也都被“下一刻要干的事”的思绪覆盖了,所以梳头就是一个自动行为,不需要思考,更不用说觉察了。
2.事件觉察1:
早上陪孩子们去爬山,路上有一段路是我一个人走。故意放慢脚步,站在环境里觉察自己。
天气凉爽,体感也舒适。耳边时不时传来一串鸟鸣,仔细听在左前方树端,仰头找了一会,没找到。
就在我要放弃的时候,它又叫了一声,继续寻找,还是一无所获。
我继续感知自己的身体,昨天治疗过的脖颈、上背部感觉也恢复了,我故意把它们放松,放下去——昨天在医美照镜子才发现我是高低肩,关键是斜方肌使用强度不同导致的。我身上的肌肉,我自己都没发现。
目前比较敏感的是耳后、下颌部、颈后、肩胛部、腰部,这是我这一段时间重点关注的区域,一得空就在转动或者活动的区域。
走路的时候左小腿前侧忽然有点痒,看了看没有虫子,继续缓慢前行,直到发现了树丛里两颗比较大的蜗牛,陪孩子蹲着看了一会蜗牛。蹲下的时候很轻松,锻炼身体后身体灵活许多。
3.事件觉察3:
爬山路上,因为某个看待角度不同,我和老公对俩娃的交往方式有了观点冲突。
进而情绪有点激动,不断升温。
这时并没有启动正念觉察,而是直接截断情绪的攀升,果断先行离开了。
离开后,观察自己的情绪,是心疼和委屈,心疼孩子,也觉得自己保护孩子没得到关注委屈。
观察到后不急着解决问题,也不需要解决,老公对孩子的说话态度不是一天两天,决定找心平气和的时候和他谈谈,达成一致。
和不舒服的情绪待在一起,没有评价,只是看见了。
随即进行了海啸式呼吸,继续调整情绪,几个回合下来情绪渐渐降温。
4.事件觉察4:
昨天某件事激发了我的防御机制,心里很不爽。
坐下来觉察事件发生的过程,我的出发点,以及我收到的反馈。我看到了自己的委屈,这份委屈大概两个月前出现过,在不同的场景。
委屈的核心是付出没被理解和接纳,貌似弄巧成拙了。委屈和懊恼交织,想解释又拉不下面子。
我只是观察着情绪地流动,做了一会海啸式呼吸,平缓不断冲刷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所有受伤都是有原因的,尤其是相似的感受反复出现。但我回忆不起来儿时经历过什么。我选择把这份情绪整理放好,以后有机会,慢慢去接近它,理清它。
不过很明显,处理防御性情绪的时间在缩短,这就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