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有松紧性的,比方可以压缩一部分紧急或者不紧急的短时间的事情,这样子就有更多连续的时间给重要的而且需要连续时间的事情了。
要写论文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跟要成功一样大而且模糊,所以是压力。我们要把这种模糊的东西分解细化,知道今天 下一个小时,现在需要做什么,并且可以去做了,就算是想透露,压力就开始解决了。
只要现在觉得寸步难行,就说明问题没有分解清楚,要是觉得知道做什么又懒得动,就说明问题分解的还不够细,就说你分解的最小块的任务都不适合现在的体力,那就还要继续细化,直到可以做点什么为止。
那我就从看10行程序吧,我觉得这样子开头就没有压力了,然后就可以看100行,1000行,很快就看完了。这样子想真好。
嗯,想想愚公移山,他们会怎么处理大石头?我能想到的就是他们先要有勇气和斗志,然后就是从小事情开始做起来。你知道你们山上有石头的,分解石头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跟移开石头一样重要。人类的能力都是搬运小石头,有些人一直在动,有些人就是遇到大事了就动不了了,差别就在分解问题的能力上了。有些人把山都移动了,我们就觉得他们可以搬起来大石头了?
加油吧,我们从压力山大 分解到了大石头,已经是大进步了!
我现在遇到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环境变化多,容易发散,不容易开始工作。以前只要去办公室,到了特定的环境,看看海报,和同事聊聊天,就自然进入了状态。现在需要采用新的方法进入状态,比方番茄钟和小任务。
微时间管理,我们用过了番茄钟,那是一个让人可以专注的好方法,也可以让人能够很快的进入状态。
再回到任务的分解,可不可以通过任务分解让我迅速进入状态呢?任务分解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赋予任务一个数量。比方编程和写作的数量,几行,几个字,几篇,几个文件?一个好的数量标准,可以客观反映进度,也可以很有趣,比方写满一个屏幕。小而有趣的任务适合作为预热,比方看几行代码。大而有挑战的任务适合做为预热后的目标。一个小任务结合一个大任务,这样子可行吗?如果可以每天早上吃一个青蛙就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