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重在积累与运用

        学生准备参加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了,于是这周全面进入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状态。早就布置学生一边上课,一边进行学考复习,并布置他们写往年合格性考试真题。学生答应得是挺好的,检查时大部分同学已然完成,但依然有少部分同学未能按时完成,学习习惯不够好。所以还是抓基础吧。

      根据学考指南这本书的思路,先分专题复习,然后是进行综合测试。

      今天的语文课主要是学习第一部分“专题学习”的专题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以下是该专题的学习要求:

        一、多读、多想、多写,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多方面地增进语文积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多媒介获取信息,提高文化品位,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150万字。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和网络,检索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学会以多种形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感受和思考。

      二、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文明得体,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实、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三、在语文学习中养成有意识地积累的习惯,积累有利于丰富自己运用的字词句篇语文素材、语言运用典型案例等。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归纳、分类,逐步领悟语言运用的规律,自主建构相关的知识。尝试梳理文学作品的基本样式和概念,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在文学阅读过程中领悟鉴赏和创作的规律。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四、具有主动积累的习惯,能进一步扩展语言积累,运用多种方法整理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发现其中的联系。能凭借语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要词语的隐含意思,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情感。能发现语言运用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并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予以纠正。具有反思并整理语文学习经验的意识,能用多种形式整理、记录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所得。

      对于上述四个要求,学生分点展开了自己的理解与探讨,认识到积累必须长期坚持才有效果,也深刻理解积累也是要有意识的进行,有方法的进行,并学以致用才有效果。

      我设置了两个小游戏测试学生的积累情况。第一个游戏是“成语接龙”,一个是“词语接龙”。游戏玩下来,发觉学生的词语积累状况良好,能接得很长,但是成语接龙状况不佳,学生很快就接不上了。把要求放宽到谐音也差不多,很快就接不上了,可见积累不够。

        两个游戏结束,回到真题演练,学生拼音基本过关,成语在语境中的运用情况,还有一部分同学是不过关的,不理解意思是主要原因。对于病句的修改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做不对的,压缩语段容易点的就会,比如直接可以找到语段对象以及特点的就会,需要自己概括的就不对。理解、分析与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学生说“一学就会,一写就废!”知识的迁移运用还是需要多加训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