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光
1964年夏天,上海京剧团一行80多人,在团长赵晓兰的带领下,来到沙家浜故事发生地横泾公社体验生活,他们吃住在芦荡村老百姓家里,一共住了3天。白天,由原副乡长丁金根陪同察看这里的地形,他们乘坐一艘轮船,先游了阳澄湖,摄影师们又是拍照,又是录像。中午时到沺泾镇上吃饭,当时剧团中有人戏称:“这顿饭应该由赵团长请客,因为她的工资最高。”赵晓兰笑着说:“好说,好说!”谁知上海京剧团的突然光临,惊动了整个沺泾小镇,纷纷有人前来打听:“你们什么时候演出?”剧团人员告诉他们:“明天晚上在横泾镇演出。”消息一出,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翘首以待,准备明天晚上去横泾镇看戏。
第二天傍晚,横泾西横头一块广场上搭好了戏台,四乡八邻的群众纷纷前来看戏,特别是沺泾乡竟拖来了一个轮队,邻近乡镇的村民都摇船前来,一时横泾镇河港里的船挤得满满的,场地上也人山人海。
这次演出的是折子戏,其中最后一场准备演京剧《智斗》,演出开始了,报幕员往台下一看,简直是人山人海,偌大一块广场,被挤得水泄不通。第一场是《抢伞》,勉强演完后,公社领导前来看到这个场面,吓了一跳,如果坚持演下去,可能会出事故。就吩咐剧团不要再演下去了,就这样,报幕员只能宣布散场。看戏的群众看到这个场景,大都是理解的。这次演出虽然半途而废,但给当地群众的印象十分深刻,至今,一些老人们还对这件事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