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一部发生在东汉末年的史诗级历史小说,讲述了从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到魏蜀吴三足鼎立到最后三家归晋的传奇故事。三国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经典,也是一本为人处世,创业治国的宝典,目前精读了两遍并且以后还会继续读……
小时候粗略的读过三国,三国的电视剧倒是看了无数遍,那时候只关注武将的威风凛凛,驰骋疆场,横扫万军。心里还给喜欢的武将排名,赵云、关羽、甘宁、孙策…… 幼小的心里便种下了大丈夫当保家卫国的种子。长大后,在大学图书馆偶然看见这本《三国演义》原著,翻开后居然一口气看到了图书馆闭馆。当自己经历了社会的一些毒打之后,再阅读起三国这部经典,内心真的五味杂陈,完全被这本浩浩荡荡巨作所震撼,这不仅仅是古代军事斗争,也将各种魏蜀吴之间猜测,计谋,人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当然我会选择性的学习一些积极的方面,下面就谈谈我心中的这个英雄——曹操
三国时期人才济济,果然乱世出英雄,而且最欣赏的就是曹操,因为他能够把这么多英雄集结起来,一起谋大业。即便罗贯中是拥刘反曹,但他没有抹杀曹操的胸怀大志,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因为曹操我还去读过一遍正史三国志,那里面对曹丞相有最公正的记载。我觉得无论是历史中的曹操还是小说中的曹操,都是一个英雄。说他多疑心狠手辣,其实智者也是多疑的,优秀的人常常果断干脆。
其实曹操最开始也是想着要兴复汉室,攘除奸凶董卓。与司徒王允密谋刺杀董卓,太祖见势不妙,便借献刀为由逃了,可见太祖也是一个处世通达,不盲目意气用事的人。年轻时候的曹操一心想着要铲除国贼董卓,在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董卓已迁都长安。各路诸侯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贪生怕死,各怀异心,便放任董卓逃走。太祖怒曰:“竖子不足以谋!”便自己率兵追讨董卓,即便结果太祖惨败,但是看得出太祖也是真心想除去奸贼,拯救皇室。他的理想和目标是救万民于水火,后来他发现汉时已经衰退,无药可救了,虽然仍然挟持着徒有虚名的皇帝,号令天下,但是曹操心里明白,诸侯割据地盘,又有几个诸侯会听令于这个名义上的天子?
他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万事还得靠自己,于是曹操就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出身小地主家庭的曹操开始什么也没有,有的是满腔抱负和管理团队的能力吧,跟我们当今社会创业是一样的道理。但是曹操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创业初期积累了一群优秀人脉,亲戚朋友们都来助阵和互相介绍。武将有曹洪,曹仁,夏侯敦,夏侯渊,李典,乐进……更兼文有荀彧 荀攸,郭嘉,程昱……凭借着曹操带领团队的能力和统一天下的野心,军法严明,部队精锐,百姓拥戴。一步步的扩大实力,最后逆风翻盘战胜了袁绍,还收复了北方的大量失地。这时他的人生征战天下才刚刚起步。苏轼这样评价他“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曹操有这样一个硬实力那就是格外爱惜人才。众所周知,一吕二赵三典韦,典韦是曹操手中的王牌也是最疼爱的大将之一,张绣反叛的时候,用毒士贾诩的建议偷了典韦兵器,当夜典韦短兵相接以一人之力抵挡张绣上万大军的正面进攻,最后寡不敌众血流不止而死。那次曹操兵败淯水损失了长子和爱侄,大将典韦,自己也身受箭伤。曹操悲恸不已:“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通,独号泣典韦也!”众将都被他这种爱惜将领的情怀怀所感动,于是也更加拼命卖力的为曹老板干事。当然刘备孙权同样也爱惜人才,知人善用,这应该是一个优秀领导者的基本品质。他们的聪明好像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刘备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招摇撞骗,不知道哪里是捡来的中山靖王的之后名号,害的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水深火热跟他吃苦,他的爱惜人才仅仅是希望人才死心塌地跟着他打仗。孙权固守家族企业,坐领江东,也任用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曹操的人才观就不一样了,他的胸怀更宽广,容下的物也更多,只要是厉害的人物好像他曹操都值得拥有。当年长半坡之战,赵云冲入曹军阵营,如入无人之地,曹操见其英勇,不忍心伤害赵云这样的人才,便下令休放冷箭。即便那是地方阵营的人才也是如此爱惜。当初关羽归降的时候,曹操让每天好酒好肉,美女玉帛赠予关羽,即便关羽不领情,甚至拿出赤兔马送给关羽,当时的关羽说了这样一句:“谢丞相,有了此马便可一日之内见到主公了”曹操心里难受,知道关羽忠义不会真心归降他,也不忍心杀害关羽,最后放虎归山,任由他与自己作对,甚至还鼓励身边的将领向关羽一样。
曹丞相的胸襟十分宽广。当初与袁绍决战的时候,张绣又听从贾诩的意见来投降,果然曹操不计前嫌十分高兴的去迎接张绣,还对他说:“前日偶有过失,贤弟勿怪”。天呐,曹操是何等的心胸气魄,对这个杀死自己儿子,侄子,大将典韦的仇人,他居然能如此冷静把私人恩怨放到脑后,国家大局放在首位。后面还继续重用了贾诩当谋士,张绣在官渡之战中也表现非常出色,胜利后还被曹操封侯了。曹操的胸襟还表现在他面对失败的态度,我仔细观察过,每次曹洪,夏侯惇,于禁这些将领打败仗回来请罪的时候,曹操总会好言宽慰他们:“胜负乃兵家常事”。当他赤壁之败后,三次大笑,足见其面对挫折失意时,昂扬向上,豁达乐观的不屈精神。人生海海,岂在意一时沉浮,他一下丧失大半的兵力,回到北方后,继续养精蓄锐,准备着下一次的成功。魏国其实是最有资格和能力一同天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吴国和蜀国为了荆州,争夺地盘,两家合作的唇亡齿寒关系被打破,根本就是小地主思想,毫无大局意识,后来关,张,刘备相继死去,留下个扶不起的阿斗。三国大势渐渐被魏国掌握。
上面的一些小片段只是曹操人生轨迹的一些经典片段,还有许多展现曹操优秀品质的小故事就不一一列举,曹操治军,治理百姓,国家都特别有能力。“宁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话其实有失偏颇,曹操可能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一个英雄,一个为天下统一,以苍生为己任的英雄。我更倾向于认为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2.25
下午码字,感觉好别扭,自己网上打字习惯了,突然动笔写字就是上面这篇文章,写了两个多小时,中途居然还词穷了。可见网上打字写作跟现实中拿笔创作可不是一回儿事儿。动笔写字的时候思考跟网上打字思考不一样 ,打字打的很快,思维变化也快,可能比较轻松。但是写字有时候写着前面,后面就开始忘记了。写着前面的字看不懂,下面的逻辑不知道怎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