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宝妈,每天维绕着单位,厨房,学校兜圈,时不时和几个家庭主妇聊聊八卦,侃侃大山,然后一天就不知不觉地混过去了,酒足饭饱,不用思考,曾以为这就是女人结婚后的状态,没有之一。
直到去年年底,我的工作出现了危机,差点到了养活不了自己,这才有了觉醒意识,我不能这么操蛋的混下去,否则真的有一天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一类人。
就这样,我在网上买了两本书,一本是“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还有一本是“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都是同一畅销书作者赵星写的,读完以后,像是从文中看到了自己,但自己远没有她那么努力,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才深刻的知道,原来自己也可以尝试去写作。
可当你打开微信公众号,打开简书,那些大咖们,每天日更,而且享受着自媒体带给大家的红利时,你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自己太low了。
那些10万+的公号们,身上流淌着的是永不服输的精神,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对金钱的欲望,是对能力的肯定,还有对自己价值的兑现。它让我很期待,也很向往,不仅仅是物质世界,还有自由世界。
想到那些有钱还更努力的牛人们,不由得让自己心生厌恶,越是这样,心中就越排斥那个无能的自己,心里学家说,这是“内在的父母”在批评“内在的小孩”,如果自己不正视自己的现状,而试图去嘲笑或鄙视它,那么“内在的小孩”就会越发抵抗和愤怒。
的确如此,我曾试图去忽略那个“内在小孩”然后强化“内在父母”,但最终都适得其反。就像我当初减肥,我想通过毅力来实现节食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梦想,我最严重的时候连续三个月每两天只是一袋干脆面和早晚一个苹果,然后只喝水,不吃任何东西。体重连续减了20多斤,不过那是压抑自己的情绪,每天虐待自己,其实内心是委屈和痛苦的,只是我装作看不见,强行地把它压下去,终于在我情绪崩溃时,内心的郁闷倾洪而出,我开始暴饮暴食,想通过一次彻底的大吃大喝来满足久久没有食物供给的胃,吃的时候是满足的,吃过以后又后悔自己没能克制住自己,然后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身体体重又迅速回升,靠意志减肥我失败了。
我再说下我自己的切实体验,我以前经常熬夜晚起,自己对自己的不良习惯非常不满意,确立每天五点半起床的目标,由于前一天晩上我给自己内心足够的施加意志力,闹钟一响,我便坐了起来,穿衣洗漱看书,第一天早起成功了。第二天起床思想在做斗争了,有点不情愿,第三天,直到第五天,我干脆把闹钟关掉,继续睡觉。就这样,早起计划失败了。
我之前也迷信于那些成功书籍,关于早起的你比想象中强大,关于自控力等,但他尝试后都以失败告终,这些书籍很大的程度上是过于强调意志力的重要性,没有从一个人的心里方面入手,很难自己说服自己。
话题回到对那些大咖的羡慕,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都渴望物质丰厚,权力占有以及成功出名,于是我们会更在乎那些名人大咖怎么做到的出众。当我们去试图在他们的人生轨迹里寻觅一些答案来解释自己的问题时,似乎都是行不通的。
前几天,我看到了“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的公众号主杨熹文,她写到她在新西兰的奋斗史,从一个人奔赴新西兰打工,到半工半读的完成学业,再到如今的住着房车码字,出书,成为一名美女作家,这期中经历了酒吧老板的白眼以及房东的尖酸刻薄,还有同学和朋友的异样白眼和不认同,她自己咬着牙走了出来,成为了许多人熟知的励志女神。
也许你也想出国去新西兰,也想成为第二个她,但可能去了新西兰,你依旧平庸的打工,未必能如此振奋人心和大获成功,因为我们不是她,她也不是我们,这只是她的个人之路,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感人励志故事上演。我们总是想成为成功人士的一员,于是想效仿别人走路,但成功的路上充满着太多变数,只有真正的做自己,才有希望走出与他人不一样的成功路,否则最后只能东施效颦,南辕北辙。
鲁迅在《故乡》中说:希望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逆向思维,也就是说,大家都走一样的路,成功的希望也不大。因为成功毕竟属于少数人。
当然这不是说用来安慰自己,也不是说给自己不写作找理由,相反,我们依旧要坚持写,因为没有行动,想法再多也是白搭。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写作不是为了和别人比成功,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切实情况来审时度势,要明白自己的现状。作为有孩子的妈妈来说,可能无法达到日更,尤其是兼职写作,也没有很多精力全程投入,但只要在进步,就应该对自己以肯定,而不要妄想什么不做就成功。
当你不怀疑自己,理解,接纳自己,努力的前进一点点,给自己多一份付出的肯定,那么“内在的小孩”也就不愤怒和不委屈了。
我们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忽略自己的坏习惯存在,那么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让自己痛苦不堪,始终停留在原地打转,仅仅靠喝鸡汤真的解决不了问题,至少对于我自己是这样,改变自己,要从了解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至于未来是否成功和优秀,对于我来说,远没有那么重要,御下心灵的包袱,你才可以信心满满,奔赴战场,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