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花,花如其名,是生长在山坡上的野菊花。未经任何雕琢,野性十足,天然十足。
每年秋天,田野里庄稼成熟了,人们忙着收获的时候,山菊花也悄悄地开放了。在小路边、田埂上、山坡上,一丛丛,一簇簇随处可见。开得灿烂,开得引人注目。
在田间行走、劳作,它们总是会在不经意间闯进我的视野,给我送来许多欣喜,吸引我不得不停下来仔细观赏一番。
山菊花有两种颜色:白色和黄色。白色洁白如雪,黄色灿烂如金。圆圆的花朵呈扁平状,大小如一元钱的硬币般。椭圆形的细长小花瓣紧密地排列在花蕾的周围。金黄色的丝绒状的花蕾在众多白色花瓣的衬托下,显得特别醒目,特别耀眼,犹如舞台上那个众星拱月的主角。
到了这个季节,其他的野花早已隐匿了行迹。许多植物也都显现出颓败的趋势,枝叶开始泛黄。与它们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倔强的山菊花。瞧!长在草丛里那几株生机盎然,碧绿的枝叶充满生命活力,让人眼前一亮。
每一条主枝上都生出几个分支,每个分支上又生出许多花苞。花苞渐次开放,一朵花能开好几天。先开的花朵还未凋谢,后面的花苞又开放了。如此越开越多,开成热热闹闹、错落疏密的一片。从暑气渐消的初秋,一直开到寒意萧瑟的深秋。
那些雪白的、金黄的小花,悠悠然开在草丛里。连野草也被这些可爱的小花打动。它们心甘情愿地用自己尚未褪去的绿色为菊花做陪衬、做展示的舞台。于是,我看到:花朵们静静伫立的时候,像天幕上镶嵌的繁星;花朵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时候,又像平静的水面上泛起层层闪光的涟漪。
山菊花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惊讶。它们不计较生长环境是否优渥、舒适。它们可以生长在贫瘠的土壤里,生长在岩石的缝隙里;它们也经得住恶劣气候的考验,比如:干旱、霜、雪。所有这些最终都成就了它令人敬佩的不屈的品格。这样的品格让我想到那些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寒门子弟,他们多像眼前这些顽强的山菊花!
在这个日渐萧条的季节里,它们逆流而上,异军突起,显得格外不同凡响。它们也从不盲目跟风。因为它们心里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只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按照自己内心的愿望,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活成想要的模样。
许多花都有自己独特的芳香。山菊花也有香味,却不是单一的花香。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香味呢?不太确定地说,那是一种混合的味道。清香里面含有一股山野的粗犷,一股中药的苦味。三种味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高雅又粗犷的苦香味。
它生长在青山绿水间,接受天地灵气,接受山野的熏陶,骨子里不知不觉地渗入山野的粗犷,香味里自然而然地带上山的气息。菊花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味苦,可入药。原来山菊花是药材,所以才会有中药的气味。
俗话说“最雅是药香”。药香清苦、端庄高雅,不掺杂一丁点流于表面的浅薄和俗媚,吸入肺腑,抚慰人心,令人久闻不厌。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家附近有一家中药店,每次从门口经过,那浓郁、高雅的药香便迎面扑来,令人沉醉。这种香味与化妆品店的香味是截然不同的。
这一缕药香是山菊花的魂。有了这样的魂,它脱俗了,它的生命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野花,还是一味袪病的济世良药。它不仅为自己而开,不仅为装扮山川大地而开,更为治病救人而开。
又是一年秋节至,田野里山菊花又开得一片灿烂、一片热闹。虽不名贵,却特别亲民。它们像一束明媚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季节,照亮了大地,照亮了赏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