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医学院成立100周年之际,林珊的纪实文学《西藏十年行医路》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教授作序。林珊、胡廷瑞是1975届北京医学院学生,1976年3月和150名北大、清华毕业生去了西藏。他俩分到西藏山南人民医院。现为山南市。
《医路》记述了林珊和爱人胡廷瑞十年行医生活。山南医院是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建立的,有150张病床,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只相当于内地县镇医院。林珊去的外科只有三个医生,一个藏族二个汉族,没有一个“科班生”。她学的是医疗系想去妇产科,却分到了外科。西藏是胃癌的高发区,患胃肠道疾病的特别多,特别是在土豆收获的季节,患肠梗阻的特别多,就诊患者有80%的是肠梗阻病人。林珊接手的第一个手术就是肠梗阻手术,她从患者肠道里取出了一脸盆带节的绦虫。还有一种在内地少见的“包囊虫”,是由牲畜传染寄生在人体肝脏上,都是难度较大的手术。
胡廷瑞到内科不久,由于语言不通造成了一岁婴儿误诊致死。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情绪一落千丈。但他决心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他重读了所有的课堂笔记、翻阅了大量的医药文献资料,向有经验的医生学习临床经验。很快就从阴影中走出来,成为独挡一面的业务尖子,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在青年医生中第一个评定了技术职称。
在西藏十年,他俩抢救过危重病人、下乡巡过诊、做过接生婆、创建了病理科,和西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2020年在林珊74岁时,受邀到西藏山南医院访问。当然,在藏十年也有过辛酸、流过泪、也有痛,但最幸福和快乐的是为藏族同胞治病。
后记中写道:“西藏的十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爱,这十年艰苦、平凡而又精彩的生活,将是我们一生享受不尽的精神财富。每当我们回忆往事之时,西藏十年竟是我们一生中最充实、最幸福、最愉快、最怀念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