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个月前,在某书上分享了一次自己整理的辩论赛的一辩陈词,没想到到现在还天天有人点赞和收藏。今天就给大家分享2个在辩论陈词阶段非常好用的发言结构:关键词法和观音举华结构。
一、关键词法
选择三个可以主要支撑本方观点的论据,浓缩为三个关键词,之后按照总分总结构搭建整体陈词的框架。
具体到辩论赛陈词中,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进行:
第一、先明确辩题内主要词组的概念,比如我们上期辩论的辩题是“顺境/逆境更有利于人成长”,其中“顺境”“成长”,这两个关键名词,就一定要先明确他的概念、范围。
第二、明确概念后,明确表述出己方的观点,比如我方观点是“顺境更有利于人成长”,之后总述出自己的三个关键词,“下面我从身心健康、认知提升、全面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围绕三个关键词分别展开论述相应内容。
第四、对三个关键词进行总结,可以引用一定数据和案例,再次明确己方观点。
以下就是我使用关键词法整理的一辩陈词,供大家参考:
评委及直播间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
首先,明确一下几个概念:顺境是指顺利的境遇、和谐的局面和良好的态势,成长则指人长大、不断成熟、认知升级的过程。虽然顺境逆境都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境遇,但我方认为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下面我从身心健康、认知提升、全面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身心健康。顺境意味着和谐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从身体方面,顺境能让人有更多的机会去运动锻炼、健康饮食、及时就医,身体得以保持更好的状态;心态方面,顺境能给予人更多的自信心和开阔的视野,这些都是保持心态健康非常重要的方面。
2、认知提升。认知提升需要保持高质量的输入、输出,而顺境下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去输入高质量的内容,包括书籍、前人的宝贵经验、行走及旅行,相比逆境,顺境能让人能从这些输入中收获更多高质量的信息,也有更多去输出、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机会。顺境更有利于认知提升。
3、全面发展。顺境下人的能量状态更高,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时间去追求全面发展。如果身处逆境,你关注更多的,必然是怎么脱离眼前的困局,压力下视野只会聚焦在眼前的问题上,很容易忽略其他信息。所以瞬间才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就像我们读到的《父母的语言》中两个同样做了人工耳蜗的孩子,为什么一个能正常回归社会、一个却只能继续读残障学校,正是一个身处顺境,而另一个身处逆境。所以,顺境更有利于身心健康、认知提升及全面发展,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二、观音举华
这个结构适合用于所有观点性问题的陈述,而辩论赛陈词就非常典型的观点性发言。
1、观点。开头明确词语的概念之后,明确己方观点,开宗明义。
2、原因。给出这一观点的原因,也就是论据,来支持观点。
3、举例。举例说明,在辩论中就可以采用数据、案例、新闻等来作为举例的部分,有理有据,进一步支撑观点。
4、观点升华。再次重述己方观点,并进行升华,可以以小及大、以点及面,也可以使用名人名言、诗句等来升华,比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比如上部分的辩词,其实也是观音举华结构,开始是观点,之后3个关键词论述都属于原因,《父母的语言》一书中两个孩子的对比,就是举例,最后再次重述观点,只是欠缺了升华的部分。可以再增加“顺境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还为个人提供了帮助他人和社会的机会,能让社会、国家都有更好地发展态势”。
以上两种结构可以在立论陈词和总结陈词中使用,在生活、工作等发言场合也可以灵活运用,相信能够帮助你发言更有逻辑、言之有物。
所有技能的掌握都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坚持下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辩手、出口成章的演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