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太难?这2个典型特征你必须要知道

01

你好,我是专注原生家庭的赵见姐姐。

看孩子是否陷入抑郁症,有“三少”的标准:话少,行动少,情绪少。

莫名忧愁。

青春期出现莫名的忧愁,是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处于这样一个不断“丧失”的阶段,出现抑郁情绪,抑郁具体是怎么来的呢?

比如:

成年人的工作不顺心、遭遇失恋离婚的打击、意外疾病事故、亲人去世等等这些事件都是严重的心理内容的丧失;

青年人要面对的学习、生活、老师、同学、学校等各种人际关系和环境的变化也会带来抑郁。

善于处理情绪的人,他们可以通过倾诉、宣泄、脾气、自我消化等方式;

而不善于处理情绪的人,他们将伤心的、难过的、痛苦的、挣扎的等全部不好的感受闷在心里,长久以往发展成抑郁症。

02

必然叛逆。

每个青春期的孩子必然会经历这样矛盾的心理冲突:

▫️是脱离父母亲人的心理依赖?

▫️还是走向独立的自己?

▫️是选择丧失、辞旧、忧伤、难受?

▫️还是选择获得、迎新、积极、阳光?

显而易见,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听话的孩子”会选择依赖,在学校听老师话,在家里听父母的话。

这样的孩子独立空间被挤压,导致缺乏动力,他们可以出色地完成别人交过来的任务,但不能出于自身欲望和追求去主动做一些想做的事。

比如:

“我担心父母不高兴,我只能选择我不喜欢的学科”、“老师说学这个好,我无论如何也要完成”......

这类孩子将自己的人生交给父母、老师,他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来自外界的压力,没有自发的内驱力,这也是大多数学霸一夜崩塌的原因。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之所以走上叛逆之路,必然是在为自己争取独立空间,要走过这段试图成为自己的艰难过程。

03

如何预防青春期的孩子陷入抑郁症?

▫️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独立

▫️给予孩子独立空间

▫️做好适度心理准备

▫️要时常反思

▫️要转变思想

▫️要警惕孩子“太听话”

最终,让孩子独立成长,自己去体味、去经历生命历程的酸甜苦辣,成为他自己才是答案。

邀请你,和我一起超越原生家庭创伤,重塑真正的自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