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女座追忆谈》 | 夏目漱石
就这样,一路走到了今天。总而言之,我对人和事情都并不积极,甚至连自己都觉得惊讶。我选择文科,是听从朋友的建议;我当老师,也是别人的主意;我去留学,留学回来就职于大学,而后进入朝日新闻社,动笔写小说.......莫不如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被别人造就出来的。
(明治四十年五月十九日 )
二、寻松点点的感悟
我蛮喜欢这段夏目漱石对作品《我是猫》的复盘。
曾经念书时的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别人这样建议的,自己也就那样去做了。听别人说市里的高中比较好,也就跟着去了;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选择理科的人比较多,也就跟着选理科了。到了高考出分,勉强为六百梯队末尾,也就跟着大流填了志愿。毕业的时候,听说上市公司比较不错,也就近专业入职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阶段的“我”是被别人造就出来的。
三、看书的改变
以前看书,大概就是买了一本书,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这样就算看完了。至于写了哪些内容,记忆看的时候,勉强记得特点明显的部分。至于看了,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也没深入思考过。反正我是看过这书了的。
现在习惯从信息论(测绘转地理信息GIS)的角度看一本书。一般都是基于自己感兴趣的特征作为维度出发。
就拿夏目簌石的《我是猫》为例子来细说兴趣特征维度在说什么:
1. 译者维度:《我是猫》原文是用日文写的,将日本翻译成为中文,不同的译者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看国外的译文书籍,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模型为:原文作者——译者——阅读者。信息从信息源A传播到接收终端C,其实是有中间媒介B的误差的,当然这个信息误差不会很大,但这信息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2. 出版社维度:出版社这个维度曾经是被忽略掉的。在阅读某个出版社的书籍时,偶尔也想知道它还曾经推出过哪些有意思的书籍。从这种想法出发,于是可以 横向地认识到一些自己的盲区。
3. 出版时间:在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里永泽和渡边第一次认识宣称“对死后不知三十年的作家,原则上是不屑一顾的,那种书不足为信”。
当然,这是永泽个人的看法。我的话在永泽的基础上做了修改:40%看出版时间久远的书,60%看近年出的比较新的书籍。因为个人看的书籍类型偏向计算机相关的资料,所以对经典的知识加深熟练度和感悟度;对新出的技术和信息提前接触。
当然,上述对时间维度的说明只是总体的方向。往细地说有“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认知”;“不同事物在同一时间点上的认知”等。
一般来说时间分为三段过去、现在、未来。
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对未来的改变;
现在:现在的状态;未来发展的方向选择;
未来:好(坏)的未来?;未来的趋势。
4.读者维度others:这本书籍还有哪些群体会阅读?其他人还有阅读的书籍是什么?你和他们之间关于这本书籍能够交流什么话题?你和他们之间关于非此书籍又能交流什么话题?
5.自己的维度:如果是自己来写这个本书题材的相关内容,自己又能够写到什么样的水平?对通一个事物的表述和描写,你和作者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零、《我是猫》摘抄(有剧透,不喜可跳过此部分)
人类由利己主义而产生的所谓公平观念,也许比我们猫族强。但若论智慧,却反而不如我们哩。在白糖堆成小山之前就乘早吃掉,这样岂不是更好嘛?
猫公由吃糖引出的公平哲学。
我乖乖依次听完了这三个人的故事,但既不觉得可笑,也不觉得可悲。人这种东西嘛,为了打发时间,只会拼命耍嘴皮子,为并不可笑之事而笑,为无聊之事而欢喜。
讲话的时候,远离宠物。鬼知道它在想什么呢。
世间就像猫儿的眼珠一样飞速转动。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有人丢了性命,有人丢了工作。过了年底,又过了正月,花谢花开,又到了新绿时节。我不知道世界将如何变化,我只知道:水缸里那只猫的瞳孔,已经凝固成了永恒不变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