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徘徊,心中对那座熟悉的紫山的怀念,如蔓藤般疯长,那浓浓的乡情,也在心底不断蔓延。
紫山,南阳九架孤山之一,因盛产紫柴胡而得名,北傍麒麟湖,南与卧龙岗绵延相连,东西与蒲山和鳌山呼应,曾经作为明代皇家陵园,被称为“南阳十三陵”。南阳的梅溪河发源于紫山南麓,历史上梅溪河被用于唐王乘船前往紫山的唐王陵寝。以致山下的庙场和道士场两个村落被我认为是明代皇家祭祀皇陵做法事的场所。紫山风景秀丽,是家乡最美的风景,也是我童年的乐园。儿时的日子里,紫山仿佛是一个无尽的宝藏之地。
春天,我会背着箩筐,踏入紫山的怀抱。漫山遍野的青草嫩绿欲滴,我挥动着镰刀,奋力地割下一把把青草,那清脆的割草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夏天,雨后的松林里,长满各种各色的大蘑菇,它们有树状的、扁状的、球状的,或洁白如雪,或棕褐如土,如同小精灵般躲在松针下,满心欢喜捡一大箩筐,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
山披上,老黄牛悠闲地啃着青草,我则坐在一旁,看着它,感受着微风的轻抚。蓝天白云下,那宁静的画面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有时候,我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山披上奔跑游戏,欢笑声在山间回荡。累了,就躺在“刘秀床”(传说刘秀为躲避王莽追击睡觉的一块大石头,中间凹槽为人形状,民间说睡了可以驱邪祛病)上睡一会儿,或走走“凤雏台”(地方志记载为庞统隐居地)“朱王桥”,逛逛祖师庙,倒也十分惬意。
而山下的道士场水库,是夏日里最清凉的去处。炎热的午后,约上几个小伙伴,飞奔向水库,光着屁股迫不及待地跳进清澈的水中,凉爽瞬间传遍全身。我们在水中嬉戏打闹,比赛游泳,尽情享受着这份清凉与快乐。
紫山,承载着我的童年回忆,也承载着那份浓浓的乡情。每当回想起那些在紫山的情景,心里便涌起一股温暖。那割草的身影,那采蘑菇的惊喜,那放牛的宁静,那水库里的欢笑,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如今,虽已远离家乡,但紫山始终在我的记忆中屹立不倒。它就像一位慈爱的长者,守望者这片土地,也守望者我的乡愁。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那份对紫山的思念,那份浓浓的乡情,永远都不会改变。紫山,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家园,是我乡情永恒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