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会变,体认会变,天理不变

今天下午,笔者在微信群上与人闲聊。大家偶尔说到以明代大儒湛若水的号“甘泉”命名的增城区新塘镇甘泉小学,介绍图片里有湛若水的心学宗旨“随处体认天理”。

有人说,甘泉小学介绍图片中的“随处体认天理”六字真言应该用繁体字,“体认”改为“體認”。又有人跟着说,这么说“随处”也要改,繁体字为“隨處”。“天理”二字繁体和简体是一样的,不用改的,笔者忽然想到:随处会变,体认会变,天理不变!这与湛若水对随处体认天理的解释不谋而合。


清代同治丙寅(1866年)刻的《甘泉文集》

湛若水解释“随处”说:“吾之所谓随处云者,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盖随其所寂所感时耳。”又说:“吾所谓体认者,非分已发未发,未分动静。所谓随处体认天理者,随已发未发,随动随静,盖动静皆吾心之本体,体用一原故也。”

心学是自得之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认,别人不能代替。体认的功夫有深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是不一样的。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本质,是永恒的。

湛若水说:“舍天理非良知,舍随处体认非致良知。”随处体认天理与王阳明的致良知经常被人们一起讨论,所以湛若水也多次谈论,两者是相通的。

随处体认天理,六字千圣同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处体认天理,是明代大儒湛若水的心学主旨,说的是人在现实世界中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正是人的特质。 ...
    大心学阅读 384评论 0 0
  • 我们现今所见的《传习录》不是一次成书的,而是分为三个部分,记录王阳明不同时期的谈话及书信。 最初的版本,由徐爱在正...
    大心学阅读 1,066评论 0 1
  • 心理疾病,我国古代称为“心疾”,在春秋时代就是“六疾”之一。明代大儒湛若水曾对心疾发表看法。 丁忧期满,湛若水打算...
    大心学阅读 610评论 0 0
  • 宋学之中,朱、陆不同。有明之学,阳明、甘泉诸家,亦复互异。然此仅其修为之法,小有乖违;以言乎其宇宙观、人生观,则固...
    大心学阅读 427评论 0 0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10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