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乎道则明于理。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
”
黄帝问曰:病之为人患也,有为人所及见者,有为人所不及见者,其及见者,固一望而知,而不及见者,究难悉辨也。不即内外之病,以详其能,何能从其证而施之治乎,如人有病患胃脘痈者,诊视之道当何如也?
“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
岐伯对曰:痈,毒也。胃脘,胃之上脘也。胃之上脘结毒,必胃之脉气见证,凡诊此胃脘之痈者,当先候其胃之脉焉。
今夫胃为水谷之海,其经多气多血,脉见于右关之上,本宜洪盛,若诊得其脉沉细。沉细者,气逆也。是阴气凝于胃口,致使胃气不能运行,而失其常度矣。
况胃气过逆者,左寸人迎之脉,必大于右关而甚盛,人迎甚盛则必热聚于中,何也?
“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盖人迎者,胃之脉也,既逆而盛,则是阳热乘胃气之逆,聚于胃口,停滞不散,所以胃脘之中久之结毒为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