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历经了象形文字、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的演变过程为世人所知,并充满了独特的东方魅力。
关于汉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个叫李安义的人去拜访富人郑生,郑生推说外出不肯迎客。于是李安义就在郑生家的门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午”字,便离开了。
有人不解问李安义这是何意?他回答说“牛不出头罢了”。这里以“午”字寓“牛不出头”,来嘲讽富人不肯出面迎客,汉字如此巧妙!
可是你知道有些汉字是被“委屈”的吗?想要了解个中奥秘,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本《被委屈的汉字》吧。
《被委屈的汉字》本书作者张之路,作家、剧作家,曾获国家安徒生奖提名,国际林格伦奖提名。
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蝉为谁鸣》等。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
下面我将通过三个小故事为您讲解被“委屈”的汉字,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三个小故事分别是:三个臭皮匠怎样顶个诸葛亮;无奸不商和无尖不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小故事。
1、三个臭皮匠,怎样顶个诸葛亮
从小我们就听过这句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时候听过就算了,慢慢长大后开始质疑,为什么是三个臭皮匠,为什么不是三个臭裁缝?三个臭瓦匠呢?
沈从文在其自传《从文自传·我的家庭》中说,当庚子年大沽失守,镇守大沽的罗提督自尽殉职时,我的爸爸便正在那里做他身边一员禅将。
原文应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原来是把“裨将”误读成了“皮匠”,“皮匠”容易写,容易记,
在文化水平不高的民间容易口口相传。
比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其实,这句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
所以,“裨将”就被误传成了“皮匠”,想想“裨将”多委屈呀,表扬他的谚语居然被“皮匠”冒用了这么多年。
再来看第二个小故事。
2、无奸不商和无尖不商
当我们看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时候,心里就会冒出一句:无奸不商。这个词语在表达对无良商人的愤怒的时候,其实也误会了规矩的商人了。
有人会说,看,无奸不商这个词,早就在那里了,当商人做买卖,不就是要奸诈吗?其实无奸不商是被曲解了,它原本是“无尖不商”。
“无尖不商”是这样来的:古代买米都是用斗和升做量具,卖米的老板给顾客盛了一升米之后,一般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升里的米冒个小尖儿,表示诚意和厚道。
这是做商人的本分,只有这样做才能得到顾客的信任,生意才会长久。
可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了“无奸不商”,意思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似乎不奸诈就不能作商人。
“尖”被“奸”委屈了这么多年,终于重见天日。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个小故事。
3、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句民间的俗语用来比喻必然要发生无可阻挡的事情。
在我们一般人的眼里,这个娘指的就是母亲。可是很多人就不明白了,天要下雨,娘却为什么要嫁人呢?
其实这里的“娘”不是指母亲,而是指姑娘。这样就说的通了,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姑娘大了,自然是要嫁人的。
天要下雨,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而姑娘长大要嫁人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正是因为这种相似点,人们把两者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一句很有表现力的民间俗语。
4、写在最后
今天我为大家讲了三个小故事:三个臭皮匠怎样顶个诸葛亮;无奸不商和无尖不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读了这本《被委屈的汉字》,我在有趣的故事中,学习到了大量的知识。在浩瀚如烟海的汉字中,仔细阅读聆听,你会发现汉字是有生命的,它有悲欢离合,也有喜怒哀乐。
在这些被“委屈”,被“误解”的汉字中,学习汉字便成了一种享受。
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很有意思,如果你感兴趣不妨一读。
我是紫苏拥抱钱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致力于和您分享生活中的心理学,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