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教育孩子可谓是父母的再一次成长,观察孩子正在经历的,何尝不是童年的自己百思不得解的问题呢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1、言语中充满对孩子的否定
有些家长就是看孩子怎样都不顺眼,孩子做什么都是错的,无论孩子怎样做在家长的眼里就是不对,孩子年龄小,当然会犯错了。可是现在的一些年轻家长却没有容纳孩子犯错的能力,当孩子做的事情不合家长心意的时候,家长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攻击了,言语中充满着对孩子的否定,试想,孩子长时间生活在这种不被包容的环境中,又怎会变得温柔恭顺呢?
2、对孩子动辄辱骂
孩子年龄小不懂事,难免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家长虽然是成年人,但是也难免会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冲动的时候,对着孩子大喊大叫言语中充满不满,那都是家常便饭,孩子长时间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家长的这些行为,久而久之,自己的脾气自然也就变得不好了。
3、控制孩子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把自己说的话当作绝对命令才算是“听话”。这些家长并不会在意孩子本身的思想,或者说即使孩子表现出了自己的想法,在这些家长的心中,也会觉得孩子的思想不够成熟,所以选择无视。
1、总是命令孩子。大部分父母,都是很严格的,总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去对孩子说话,“不准”、“不能”这样的话语也经常拿来命令孩子,可是孩子并不喜欢父母这样的语气,如果你能温柔地对孩子说,孩子的心情也是愉悦的。
2、家庭环境造成的。对于8岁孩子来说,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如果说,家庭的关系不和谐,父母之间的感情出现的问题,出现争吵等情况,则是会造成孩子心理的厌恶。到那时觉得无助时便会以逃跑,或以叛逆的行为表现自己的不满。
3、家长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界限。父母采取专制的方法,常用命令的语气说话,要孩子顺从一切,并不是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行的通的。个性较温和的孩子,会顺从父母的权威,个性较刚强的孩子,则会反弹,反弹的结果,便会形成所谓的叛逆行为了。
孩子的自驱力-鼓励,信任,和接纳。
父母有必要在问题面前多给予孩子一些鼓励,让孩子相信自己有克服坏习惯的能力,让他相信自己有超越自己的可能。父母的鼓励不是逼迫,但是却更加容易让孩子受用。
预防性我信息-制定规则 (肯定性我信息,表白性我信息)
有效整体规划小孩的学习培训、日常生活,制订有效的学习任务,例如让小孩的个人目标设置的相对性简易,让小孩更容易做到的个人目标,才可以合理的让小孩立即进行学习任务,最后得到比较好的考试成绩,小孩有很多的成功学习经验,累积了充足的成功案例后,小孩才可以有信心,而且进一步积极的学习培训。
控制管理情绪-觉察,倾听,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