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碰到一位七八年前的老同事。
分开的几年里,我们都从30出头的年纪,奔向了40岁。在这期间,她也结婚、生子,从潇洒的单身贵族,变成要工作、带孩子、照顾家的职场妈妈。
但是见她最大的感受却是,状态更好、人也更美了。
眼角的确生出了细纹,但是气质也更温婉了,比年轻时多了几分优雅和恬静。
在一起工作时,她是公司里的“高冷女神”,总是独来独往,极少参加集体活动。
她有自己雷打不动的节奏:
每天上班,其他人匆匆忙忙地卡着时间跑进办公室、在座位上啃面包的时候,她已经在家吃完早饭,从容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下了班,年轻人鼓动着逛街、吃饭,她也从不参与,总是下班就回家;
实在推脱不开的聚餐,在别人大快朵颐的时候,她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喝酒、不喝饮料,吃到八分饱就停下来安静听大家聊天……
这样的人,总会让人觉得扫兴,但是时间久了,就佩服起她的自律。
而时间对我们的改变也在证明,自律和不自律的人,十年之后真的不一样。
自律的人不仅仅是把自己的时间、皮肤、身体都管理得很好,更把自己的家庭、人生,打理得井井有条。
年轻时总想着要融入集体,害怕自己不合群。
人到中年才发现,想要合群,你就无法自律,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
比如你原本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满,下班要给自己做一顿健康的晚餐、有一段散步的时光、睡前读一个小时书。
这时候几个同事相约一起吃饭,就打破了你原本的计划。
聊着天,你就会不自觉地多吃很多东西;回家晚了,你也没有更多精力去读书、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所谓的自律,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
篮球运动员易建联就有一个习惯,跟队友、朋友聚餐的时候,他总是在杯里装满白水,红酒也不沾。
很多球员在不受训练约束的时候,会放飞自我、享受生活,但易建联还是滴酒不沾,保持着难得的自律。
也正是习惯,造就了他的成绩。
他不但是CBA史上最年轻的MVP、还是CBA历史总得分王、历史总篮板王、常规赛得分王等等……
虽然有时候会被其他人视为“不好相处”、“事儿多”、“不合群”,但是时间长了,就没有人敢小看这种坚持,反而会为对他心生敬畏。
毕竟,评价是别人的,而身体和生活是自己的。
能做到自律的人,是把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重复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
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总是在受外界诱惑的影响,要么就是被他人的眼光和观念所困扰,几乎不可能去做内心真正渴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