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1613)“一路西征”之敦煌莫高窟


    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敦煌莫高窟中意外发现一个封闭的洞室,里面藏有大量佛教典籍、历史文书、文学作品、绢画佛像等珍贵文物,众多史籍资料的最初面貌大白于天下,像诗仙李白《将进酒》的唐代版本。其与现在教材中的说法就存在多处不同,比如“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一句,原为“古来圣贤皆死尽,唯有饮者留其名”。

    而令国人无比痛心的是,“藏经洞”中的文物绝大部分被王道士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外国人,他因此被钉在“卖国贼”的耻辱柱上,是为民族罪人,同时其也成了莫高窟的一大看点。而我更想实地探究王圆箓的本来面目,弄清他因何要出卖国宝,所以观摩“藏经洞”即成为游览莫高窟的一个重点,但未能如愿。

    9月23日一早,我们便赶到景区游客中心,然后换乘景交车前往16公里外的莫高窟。没想到迎面撞见的首个景点即是“道士塔”,一座覆钵式白塔,上面的碑文记录了王圆箓的生平,但仅言其保护莫高窟之功,未提及他卖宝之过。原来此为道士弟子所撰,难怪只报喜不报忧,甚至极尽溢美之词,诸如:“观其改建三层楼、古汉桥,以及补茸大小佛洞,积卅余年之功果,费廿多万之募资,佛像於焉庄严,洞宇於焉灿烂。神灵有感,人民受福矣。”碑文将民族罪人美化为救世菩萨。

    继续前行,即进入主景区,高高的崖壁上布满大大小小的洞窟,它们开凿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的千年光阴之间,浓缩了我国石窟艺术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至尊宝库。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735个洞窟中只有60个对外开放,然而普通票只能参观8个,其它为“特窟”,观摩单个这样洞窟的票价在150至200元不等,且每天只推出5—8个,并随机安排,犹如开盲盒似的。我们果断地选择了随大流参观,不去碰运气,因此与“藏经洞”失之交臂,可并无多大遗憾,因为从介绍上看洞内早已空空如也。

    反而是“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让我们大开眼界,里面有“披沙拣金”馆藏文物展、“千年营造”敦煌壁画中的建筑之美、“沙漠瑰宝”敦煌石窟经典窟复制展。漫步其间,得见古代丰富多彩的文物,尤其是千年前的文字仍可辨识,令人感叹华夏文明一脉相承之伟大。尽管复制窟里的壁画、佛像皆为“赝品”,但也栩栩如生,能以假乱真,对于我这样的佛学门外汉来说,足以满足欣赏之需。

  遍览莫高窟精美的文物,我仍心有遗恨,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部分从王圆箓手中遗失的国宝开始回流,其中就含写有初始版本《将进酒》的文书,但大多数宝贝仍流落海外,“思君不见君”永远是国人心头之痛。对王道士功过之辩已无多大价值,正如明了“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演变源头那般,对文物做深入研究才更具现实价值,无论其身处何方,让中华文明熠熠生辉,让悲剧不再重演当是正途。

    2025.10.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