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邻居送来一些芋子,因为平时不怎么做饭,有点不知该如何消耗是好。张先生突然提议,不如做芋饺吧!自从张先生去了我福建老家,吃过芋饺之后就一直对芋饺滑嫩的口感赞不绝口。其质细腻、软糯,嫩滑,浓稠,有粘性。做成后,芋饺肉馅非常鲜美,芋饺面皮可以滴水不露地,完好地隔绝煮芋饺的汤汁,吃起来既糯又柔,滑溜可口。在我们老家,逢年过节办喜事,芋饺必不可少。
芋饺也称“枷鞑仔”“嘎拉泽,关于“嘎拉泽”的来历有许多传说,一种认为始于元朝,那时候蒙古兵进犯中原,侵入福建,建瓯人民极为痛恨蒙古兵的烧、杀、抢、掠,于是用芋子和地瓜粉等原料包上肉陷,做成三角形状的饺子命名为“枷鞑仔”(音“嘎拉泽”)(那时候对蒙古兵蔑称“鞑仔”),并下锅煮食,以泻痛恨,不想美味异常,并不断加以改进,随成今日之芋饺(“嘎拉泽”)。按此计算芋饺已经诞生约有700多年的历史。
说干就干,第一步,张先生把芋子放锅里煮烂,剥皮,用刀背拍成泥。(忘记拍照了,总之拍的越烂越好)
第二步,煮芋子的同时准备馅料,肉泥,香菇适量剁碎,小葱适量切碎,加盐、鸡精、糖、生抽拌匀(芋饺皮韧性不足,因此馅料不需要很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三步,准备地瓜粉(红薯淀粉),碾碎备用
第四步,将芋泥和碾碎的红薯淀粉混合,揉成不粘手的面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五步,开始包芋饺吧,我们习惯包成三角的形状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一步,锅里加水,烧开,包好的芋饺下锅,煮熟之后汤里加盐调味撒点葱花,加一点猪油就更香了,美味的芋饺可以出锅啦,汤也很美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