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一档这段时间很欣赏的访谈节目,虽然没有对比,也是看过的第一个访谈类节目,但是可能是一个对访谈类节目认识的好的开端吧。起码每一期都让认真的看,然后有点重新认识一个人,加之对成就新的自己有所反思的效益。
“不盲目 不迎合 不回避 不轻薄”
在我分开叙述每一期前,要强烈地表达一下我对主持人的喜爱和佩服,以及对节目立意的认可。每一期于我而言都有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也是我一路思考或者现在开始思考的。
第一期 死亡
有一天我一定会去一次这个“醒来死亡体验馆”。看看在体验它之前和之后我的内心是否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动。而在此之前我自认为已然真实对待的问题,是否不再是心里的一个节。
before i die..... I want 留下我的一点微光。
关于死亡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思考。当我第一次思考死亡的时候,当然是从自己开始引发了这样的思考,源头是什么呢?就是我怕死又怕孤独。我怕父母离去,我在无依靠,感觉就要自己一个人扛起对抗世界的重任了,于是这个问题我想都不敢想。后来我发现怕亲人的逝去,是对亲人的爱无法割舍所造成的,我们清楚的知道每个人都会走向死亡,如何告别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于是我不会在抗拒思考这个问题。
后来问题从思考他人的离世,转移到自己。常常会想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死去,怎么办?于是想到了器官捐献,想到了遗嘱,想到了自我价值。我终将死去之前,可以不枉此生的是什么?或者在我离去之后有多少人会为我落泪?感慨这件事情,在心里留一点关于我的纪念。
要怎么样死?于是想象自己死后,骨灰一定要洒向大海,一定不要有墓碑,我实在担忧死后被困住这件事情。唉,真是纠结。
回到节目,为何第一期会让我想到死亡。这一期节目访谈的是俞灏明,对于俞灏明的印象还停留在《一起来看流星雨》。
经历过大火的俞灏明我不知道那是怎样以一种痛苦的开始。可是我想死亡都是我们终点,虽然我不曾经历兵临死亡的感觉,但敬畏死亡是否可以让我更好生得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期 原生家庭
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在这两年似乎也说了太多太多。小时候的自己看一切都觉得那么美好,游戏是那么美好,每个人生活得那么美好,长大挣钱那么美好,成为大人想做什么做什么多么美好。
后来我也成为了一个成年人,然后看到一个个成年人怎么都那么多的伤痕,然后看似美好的背后隐藏了那么多秘密,美好的背后也许是一个悲惨的童年,看似成功的人后面也有巨大的裂痕与之共存。以往以为的美好,原来也在悄悄埋藏炸弹,只是等待着爆发。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小秘密,要么共存要么共亡。世界突然就变得真实立体起来。
认知自己的认知真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然后每一个人都可能举步维艰。但还好有的人在这条路上走的还不错,或许有的人只是展现的还不错。但我想大多数人都在一生对抗。
第三期 偶像
我才认识周笔畅,想必她以前真得很火,像我这种从来不看快女,超女的人都知道她,甚至还无意有意的听过几首歌,可是今天这期节目我才知道这么一个人吧。
单纯是我看到的影子,真实是我看到表面,酷是我欣赏的品质。然后我还想说认识一个人真得还挺难的,除非你了解她,但又要怎么理解呢?
第四期 周杰
关于真得知道周杰这个名字,确实实在前两年“舌吻”事件出现的时候,才被迫关注到的。原来我也是一个还是会时刻关注热点的人,但还好我从来没不对此发表什么太大的或者绝对的看法。不臆测他人。
认识周杰的过程真得很奇妙,整个访谈过程中,我都很喜欢周杰的一个状态,有着自我的思想,能够很独立得进行思考,然后现在的生活状态也是我所憧憬的。
生活家周杰,人活一世不易,虽在浮沉之中,但也不会被轻易干扰,能够认真的生活,缓慢有序的进行着自己的节奏,进退有度。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吧。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苍蝇哪里不落,不是蛋的问题,是苍蝇的问题。
比如这个角度我就从来没有想过,突然感觉打破了一些什么,从周杰身上。
第五期 真实
这一期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节目看完一两天,最深刻的记忆点还是:
丁锐说母亲的逝世让他如释重负。我想在公众场合说出这样似乎“大逆不道”的话,这样的真实没有几个人能够拥有的吧。
这一期的访谈可以看了又看。因为信息点很多,值得琢磨。
成为一个真实的人,需要什么的呢?勇气?实力?真实本身就很难拥有。一直都想活得真实一点,后来在一个人的面前足够真实了,可是还是需要包装着自己前行。因为无时无刻的真实真得也会像虚伪一样疲惫。
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真实呢?
第六期 黄晓明
这个访谈节目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你会发现你似乎第一次听这个人的名字,第一次见这个人的样子。
这一期,我想要每天尝试与世界隔绝1小时。
是个什么样的体验,后续待我慢慢道来。
第七期 李开复
第八期 韩红
你身上有圆滑的一面吗?
时间安静几秒,有东西在房间里倒了。
“这就是答案,你刚才听见这个声响了吗,你不动它,它就不会响”。
现在我还在琢磨这个奇妙的答案。
韩红,一样的,像是第一次听到看见认识这个人一样。
我似乎没有太准确的词汇量来表述对这次访谈中我认识的韩红的感觉。
第八期 马薇薇
我也看《奇葩说》,但除了看节目辩论本身,很少关注辩友,但是马薇薇这个名字也听了很多次,热点争议多少也听到过一些。
但是访谈类节目给我的比较大的感受就是好的立意搭配好的主持人,然后就算是镜头下你也能窥视到更多的真实。
是怎样的经历塑造一个极致理智的人。
对自我的认知如此明确。
也很羡慕他们“老僵尸”的生活状态,原来有人已经在这个纷乱的世界里实现了“小型乌托邦”,哪怕或许是短暂的。
以前就想过和几个交的来的朋友生活工作都在一起,彼此慰藉,彼此互助成长着。后来似乎是现实告诉我,这样的生活很难实现,也可以说几乎不可能,你要面对现实。然后我就看到有人已经开始构造着属于一群人的“乌托邦”,令人羡慕。
也明确了实力和契合的重要性。
或许世界给了一个人很多裂缝,但是它总会在其他方面给你更多。
这句话或许不假。我们在痛苦中快乐的前行。
第九期 等风来
人生原来是苦的啊,所以显得甜那么的稀少和珍贵。
好好准备,然后等风来。
对,等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