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最后一周开始,学校陆续开始组织考试,对前期的学习情况进行验收。
考试前孩子信誓旦旦,这次考进班上前十五。对于他自己定下的目标,做为家长,首先相信他,至于结果再看。
话虽这么说,但每当考完一门,公布一科成绩后,心里没有一点涟漪那是骗人的。分数理想就跟着喜,不理想就愁,尤其是爸爸,表现更实诚,什么“光嘴上说要考进多少多少名,你看你行动了么?”巴拉巴拉。我猜孩子心里其实挺难受,再被爸爸这么打击,估计更沮丧了。
客观讲,孩子确实有颗上进的心,想取得好成绩。考前自己主动拿课本背,也做了练习题,但考试的时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情况发生。
再认真想想,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付出息息相关。虽然作业完成得好,写得工整,但知识是否掌握了,是打疑问号的。
平时自己关起门在屋里写作业,也许不会的地方就直接查答案,依瓢画葫芦抄上去,完成后没有花时间去巩固。这样可想而知,学习效果没法保障。
作为旁观者,我怎么去拉他一把,让他体验到努力后的成就感?这是我要去思考的问题,不能一股脑地让他去试错,试着试着也许把他的热情给浇灭了。
首先记录下这次考试出现的意外情况,如考语文的时候,突然肚子不舒服,去了趟厕所,结果有两道大题没做完,因为时间不够了。
还有历史的答题卡填错了,后来问孩子怎么填,他说把答案从卷子上抄到一张纸上,然后再对着填答题卡。我的神呐,还有这种操作,抄一遍下来,不又浪费了好多时间么,难怪没有时间去检查。好在现在只是一次月考,把这些问题提前暴露出来,吸取教训,以免下次再犯。
然后再让他总结下这次考试的得与失,好的地方在哪里,做得不好的地方又在哪里。自己没拿到分的地方是因为知识点没掌握,还是没有仔细审题,还是因为其他原因等等。再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去逐步改进。
当然这个时候,家长就得帮忙把关,毕竟问题肯定会有不少,但别想着一口气能都吃掉。所以需要找到3条以下的关键因素,重点改进,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接下来就是执行,家长还得随时跟进,以鼓励为主,毕竟孩子的自控力没那么强。
期待这个月的表现,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