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价值在哪里呢?
与大家一起分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的演讲:《分数之上是价值观教育》
某名校的一位大学生在念高中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怀着失去丈夫的悲痛养育这个孩子,他也顺利地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但是在上大学期间他觉得母亲生活没有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之后,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母亲。
这个案件发生后,社会舆论震动,一方面他的行为违背了最基本的人伦,另一方面大家也感到困惑不解,一个大学生为什么会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在庭审当中他说:“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能把考试考好,是对我爸我妈的唯一意义。”
他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观点?这种观点对他的行为有什么影响?在众多的青少年学生中,只有他有这种认识吗?
我谈一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从很小时开始他就懂得,他唯一重要的事情是要把考试考好,要拿到高分。这也是他的爸爸妈妈唯一在意他的地方,也是他的爸爸妈妈和周围重要的人接纳他、肯定他、喜欢他最根本的原因。
所以他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学习上,他确实在学业上有非常优异的表现,考上了心仪的大学,有着非常耀眼的天之骄子的光环。但是从他的犯罪行为来看,他的心灵中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没有对法律的敬重、没有对母亲的感恩、没有对“如何做才是对的”这个问题的反省,对自己人生意义也缺乏足够的思考。
所以如果说前面的那些收获给了他人生以希望和机会,后面的这些缺失使他在希望还没有来得及实现之前就已经破灭了。
这个案子是个极端案例,但却不是孤案。几年前上海一所高校医学院的一位研究生,因为和自己的室友有一些琐碎的矛盾,就去实验室偷取了剧毒药品,放在宿舍的饮水机里,最后导致他的室友中毒身亡。
这位同学学业非常优秀,案发之前在国际期刊上已经发表了7篇学术论文。他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呢?他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写了一个声明,一方面向被害人的亲属和自己的家人道歉,另一方面反思了自己成长的经过。他说:“此生虽然短暂,之前都投入到学业之中,缺乏心灵的滋养,导致酿成大错。”这段话的关键在于“心灵的滋养”。
从整个声明来看,他所渴望而没有得到的“心灵的滋养”就是一些基本的价值观,比如友爱、体谅、谨慎、善意等等,甚至他把别人对他的批评也看成是心灵滋养的一部分。他为什么没有得到“心灵的滋养”?当然有他自己的责任,可是我们的教育难道没有要反思的地方吗?不能给予人生意义和“心灵滋养”的教育究竟能给个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什么呢?
德国著名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是灵魂的唤醒,不是理智知识的堆砌。”这些极端案件在向我们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我们把这种错误的价值取向概括为“唯分数论”。
分数是教育的工具、手段,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进行的一种测量。分数不是自古就有的,它是现代教育测量运动的产物,是教育科学化的产物。人们试图用这种数量化的评价方法来精准地描述、反映一个人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程度。
分数本身是有意义的、也是无辜的,确实能为教学人员和学生诊断学习状况提供帮助。但是物极必反,当我们把分数置于学习者前面时,认为分数比学习者还重要,把分数这一教育工具当作教育目的来追求,把学习者的健康成长这一本来的教育目的当作工具来对待,就会出现“唯分数论”的问题。
8年前为了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我做过一个质性研究。我们选取了两所北京初中二年级的16名同学,了解他们的学业失败恐惧体验。我们发现学业失败恐惧的确在中学生中广泛存在,成绩差的学生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而且这种学业失败恐惧,跟家长、老师对待学业失败的态度有直接关系。
一位男生说:“我在做题,我爸就走过来了,然后看我的草稿纸,然后就开始生气,生了整整一天。然后就说,你怎么不按照我的要求来?你怎么不听话?你怎么没起色?就你这样,以后还能考上吗?然后我就没法说什么了,太无语了。”
有一位女生描述自己成绩下降后的心理体验:“我妈妈一味的指责、刺激,我甚至感觉手脚发麻,快没有知觉了。如果这种情况总是发生的话,我会否定自己,会产生一种坏情绪。我会感觉自己是个废物,无用之人,会有不想再活下去的那种心理了。”
通过质性研究我们发现,其实中学生并不惧怕失败本身,他们有着足够的心理韧性来克服失败对他们的影响。他们最害怕的是失败所引发的社会隔离,害怕父母不喜欢他,害怕老师看不上他,害怕同学疏离他们。
“唯分数论”大大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教育仍是我们今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块短板。为什么会出现价值观教育薄弱的问题?我想有五个主要原因:
第一,对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第二,对价值观形成和价值观教育的规律性把握不够。
第三,价值观教育缺少一致性价值环境。以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为例,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是“5+2=0”,主要是表达学校里面所倡导的价值和家庭里面所奉行的价值以及社会上所流行的价值,缺乏一致性,导致青少年学生陷入价值观迷茫状态,使得价值观教育处于一种不理想的状态。
第四,价值观教育和学习的有效性难以测量。
第五,家长和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能力不够。
...
什么是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这个问题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就是要确立立德树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就是要以立德树人的成效来评价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要超越以“唯分数、唯升学”为代表的错误的教育价值取向。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有错误的教育价值观在干扰,它们支配着老师、家长、社会对“什么是好的教育”的理解。这些错误的教育价值观除了前面所讲的“唯分数论”以外,还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贤能主义这三种。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什么是教育价值秩序呢?就是对不同的教育价值,它们的先后和轻重的排序。有一些教育价值应该优先实现,有一些教育价值可以延迟满足。
分数是有价值的,人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把分数看得比学生的成长还重要这就叫教育价值失序。
但我们的研究认为,在给定的社会和教育环境当中,还是存在着一个相对来说能够得到共识的教育价值秩序的。比如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教育的工具价值,应该首先实现什么价值呢?肯定应该首先实现教育的本体价值,因为如果本体价值实现不了,工具价值就实现不了。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这两方面的价值关系上,什么样的价值又应该优先实现呢?当然是教育要优先促进人的发展,只有先促进人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就人的发展而言,我觉得身心的健康、同情心与爱、好奇心与求知欲、责任心和对话意识,这些是我们从事科学活动、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以及成为一个社会公民所需要的最基本素质,它们的分量应该比分数重得多,对这些素质的培养应该是我们教育优先考虑的问题。
比如,同情是指我们对于他者行动及其感受的一种同感状态,同情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把我们的心从自己引向他人,并考虑到我们的行为对他人的可能影响。
按照亚当·斯密的说法,同情是我们所有合宜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同情心丧失了,他对他人的痛苦和欢乐就无动于衷。所有的道德和正当的行为都是建立在同情心基础之上的。为什么努斯鲍穆在《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中会把同情心看成现代公民最重要的人文素养?原因就在这里。
像同情心这些素质,它们就是应该优先实现的,在价值序列上它们应该排在升学、分数、就业这样一些功利性价值的前面。如果没有这些素质的实现,我们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公民呢?
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家长责无旁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价值环境对孩子的价值学习至关重要。
在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方面,傅雷先生给我们留下了箴言,做出了表率。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谈到:“有一个基本原则,我始终觉得并不错误,就是: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或许这个原则对旁的学科的青年也能适用。”做人永远是家庭教育最首要的、最核心的目标。好的家风、家训都是指向孩子们怎么做人的。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一书中也说过:“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做到做人的本分。”也是把“人的教育”放在职业训练前面。
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学校也是责无旁贷。学校是一个教育组织,在学生价值观形成方面起主导作用。即便学生的原生家庭价值环境有一些问题,如果学校的教育价值观是正确的,孩子们还是有希望的。但是如果学校的价值观都出了问题,孩子的价值观素养到哪里去提高呢?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的价值追求。
陈省身先生曾经给中国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第一”,后来中科大校长朱清时院士做了这样的解读:“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消息,北京一所学校有一个学生上英语课迟到了,老师让他用英语解释迟到的原因,这个学生说:“My Grandpa is dead.(我的爷爷去世了。)”老师一听第一反应是帮他纠正语法错误,说:“应该用was dead,不是is dead,请你再说一遍。”这种情形说明,在这个老师看来正确地使用语法比安慰学生失去至亲的悲伤更加重要。
...
所以在这里我呼吁中国1800万的老师们:一定要基于教育的初心使命,来一场深刻的教育价值观的大讨论。要深刻反省和批判“唯分数论”等错误的教育价值取向,建立起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价值新共识!
建立正确的教育价值秩序,政府和社会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教育界有这么一句话,叫“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这真是学校教育的悖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悖论呢?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特别是2020年出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1年又出台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和《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试图改变不正确的教育价值导向问题。这些方案和指导意见都写得非常好,针对性特别强。
其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列了十几条红线,比如上级部门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以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等,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
...
显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的人关于“好的教育”的标准认识是不一样的。虽然如此,我觉得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也有一些内涵是共识性的。
好的教育一定是适合的教育,是完整的教育,是赋能的教育,是指向学生健全人格养成的教育。
什么是适合的教育?从哲学上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找不到两个在认知、情感、价值观上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因材施教是教育最核心的要求,也是教育公平最本质的定义。
什么是完整的教育?即不是片面的教育、分裂的教育。上世纪80年代日本儿童教育专家井深大写过一本书《精神·道德·情操:无视另一半教育的日本人》,对日本的考试地狱给青少年造成的戕害、给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美国哈佛学院的教授哈瑞·刘易斯在退休以后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失去灵魂的卓越》,对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精英大学在若干年来迎合商业的需求,遗忘教育的宗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所以教育应该是完整的教育,应该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培养片面的人、分裂的人。
教育应该是赋能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成果最终是通过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由精神作为教育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最后,教育要指向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
好的教育要促进公共生活的改善。人是一个社会动物,按照马克思的定义,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意义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你要认识一个人就要认识他的社会关系,人的问题也反应了社会关系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价值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的成长和个人的前途,必须把促进社会团结、社会合作、社会信任、社会公正作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好的教育要促进全体人民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主权的国家,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发展的价值基点,所以我们搞的教育绝不是为了少数人的,我们的教育是为全体人民的,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即便我们要培养精英,这些精英也是人民的精英,他们的核心使命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不单是为了他们个人的前途和荣耀。
好的教育要培养全球公民。2021年世界人口日公布,地球上现在生活了78亿人口。这个地球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享受和平、发展、公平、公正、民主、自由,但是要实现这样美好的理想是非常不容易的。人类面临很多共同的挑战,疾病、贫困、气候变化、价值观的偏见、历史的宿怨等等。我们要意识到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未来,如果各自为政,人类就没有未来。
...
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摆脱“唯分数论”等错误价值观,应该重新审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的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未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有未来。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校长会”2022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