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的前提,不是金子本身,而是金子所处的环境。然而,在大众意识里,只关注了金子本身,忽略了其周围环境。
今天早晨,刷到一个985本科毕业生的自述“三年前,我以本科学历找工作,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三年后,我拿着本校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找三年前同样的工作,简历反而石沉大海。”这条短视频底下,很多有意思的评论,其中一条是这样描述的,“本科学历能做的工作,就不需要研究生;同样,大专能干的活,我为什么要招一个本科。”这好像就跟菜市场买菜一样,同样本质上我买菜只是想填饱肚子,那我为什么要去花十几二十几买鸡鸭鱼肉,买颗三块钱的大白菜回家炖着两块钱的豆腐,也是一顿饱饭。
昨天晚上,跟我哥聊天聊到了找工作,985理工类研究生毕业的他,也感叹现在找工作太难。近几年,“学历贬值”、“到底要不要脱掉孔乙己的长衫”等一系列话题成为了年轻人的老生常谈,越来越多211的毕业生跑去了送外卖,幼儿园、小学老师的最低学历从原来的大学专科变成大学本科……这些接受了这么多年高等教育的“金子”,反而没有用武之地。更可笑的是,“金子”已经“不值钱”了,人力市场更喜欢“铜块”。
也的确是这么个道理,“金子”之所以价值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周围全是比它价值低的“铜、银”,相反,如果一群金子放在一起,中间有一块到两块的“银或者铜”,人们,是不是更会选择独一无二的“铜”而非没有任何特点普普通通的“金子”。“嗯,既然金子和铜也能给我制造出价值,我肯定要选铜,因为铜造价便宜,而且铜可以用来做别的,但金子,“娇生惯养”,什么也做不了,还是“买”铜更加划算。”